课程详情
课程介绍
各位家长,大家好!感谢您关注我的网络微课《做孩子的教练吧》课程。
在众多的家庭教育课程中,您的选择是对我的肯定。我相信你一定不会浪费这次听课时间的。
我是胡中浦,一个一辈子选择做沟通类课程的沟通教练。自2006年进入家庭服务领域,一直以改善家长和老师的沟通效能为此生的使命。我将教练技术融入到PET父母效能训练课程中,尽力为家长提供一个容易理解和学习掌握的沟通体系。在多年的授课分享中得到了广大家长的认可。尤其是2015年开始,在由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发起的关爱行动公益服务中,得以在浙江教育系统给中小学校的老师们分享这个课程体系,得到了老师们的广泛认同和高度肯定。
这个网络微课是专为在线听课的家长们编辑的,共分20个小课题。虽然你也知道,就像你不可能站在游泳池边学会游泳,你必须进入泳池由教练带着你学习才能最终学会游泳。沟通作为技能也是如此。你不能只是听课,必须在教练的面授和一个过程的实践支持中才能逐步掌握沟通技术,成为你的本能。当然,在这个课程中,我已经将我觉得需要分享给大家的知识、理念和技巧全部包括进去了。
如果你确实是一个善于学习和实践总结的人,你在听课的基础上去实践,也是可以自学成才的。
家长在家庭教育上普遍来说实施了四种方式:
第一种是建议法:替代孩子思考,直接告诉孩子怎么做。
第二种是解释法:给孩子解释他和别人的感受和行为,以及为什么要孩子那么做的原因,以期待孩子接受。这种说教的做法虽然相对来说温和些,但是对于孩子的思维和人格发展建设性还是不够的,甚至是有害的。
第三种是权威法:通过强硬的态度和把自己的意愿强将给孩子,来设法影响和改变孩子的行为。这往往招致孩子的抵抗。
第四种是教练法:我们主张采用教练法,引导孩子确立自己的目标,并把解决问题达成目标的主权留给孩子,邀请孩子一起探讨,让孩子自己选择适宜的有效的行动。
建议和说教不会鼓励孩子自己思考为什么他们应该或者不应该有他人不可接受行为、攻击性行为、吸毒或者不安全的性行为,也不会鼓励孩子考虑他们能做什么别的事情,更不能帮助他们健康应对同龄人的压力。“建议法”和“解释法”无法代替孩子的独立思考,甚至是剥夺了孩子独立思考的机会。
任何在外在控制下压抑的行为,总有一天会因为外在控制的消失或不起作用而卷土重来。人们不做某种行为的唯一理由是:我内心认为不可以那么做,做了会感到不安。
教练法能给予孩子们解决问题的技能和做出正确决定的自信,还会给予孩子们内在的力量,使他们不再需要那些虚幻的感觉,并且能不受同龄人压力的影响。
教练法不是通过强求、威胁和惩罚来剥夺孩子的权利并控制孩子,也不会无视孩子们的求助。相反,它鼓励孩子们恢复控制感、自豪感和共情,这些感觉会使他们成长为快乐、有责任心和社会能力强的人。
采用教练法进行教育,需要父母做一些改变:
如果父母改变了自己和孩子说话的方式,也就改变了孩子和父母、和其他同龄人以及和他们自己的说话方式。
那些对孩子的行为给予更多思考的父母,也会更多思考自己的管教行为。
当父母把陈述句变成提问的时候,孩子们就把令你烦恼的问题转变成了他们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
当父母能以一种新的方式对孩子的问题做出回应,将能改善家庭关系,并且培养出一个快乐、自信、仁爱的孩子。
导师介绍
导师 胡中浦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SIYB项目培训师
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心理健康关爱行动项目组专家
杭师大继续教育学院特聘讲师
德瑞姆心理教育机构合作培训师
亲子沟通培训师
心理咨询师 、职业指导师 、企业教练
2006年开始致力于家庭心理服务领域,提供婚姻咨询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为众多家庭提供有效的咨询服务。近十年来为学校、社区、单位提供了两百多场涉及家庭教育、青少年成长、恋爱婚姻的公益讲座和体验活动。2015年11月被聘为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心理健康关爱行动项目组专家、培训师,至今已为浙江各地的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和班主任提供亲子辅导和师生沟通效能训练六十多场次。
课程目录
前言 来吧,老爸!——孩子需要爸爸来当成长顾问
第一课、发火打孩子为哪般?
第二课、教育需要良好的亲子关系基础
第三课、教育需要健康的思维
第四课、学会关注和描述孩子的行为
第五课、建设性应对孩子的可接受行为
第六课、对于孩子的成功经历家长该如何反应?
第七课、积极理解孩子出现不可接受行为
第八课、如何对孩子的不可接受行为给予肯定?
第九课、基于什么理念来应对孩子的不可接受行为?
第十课、如何引导孩子意识和承认错误?
第十一课、要为孩子的行为改善和发展确定具体的目标
第十二课、拉升孩子的学习动力层次
第十三课、留意和调适孩子的成败归因
第十四课、留意孩子给自己贴负面标签
第十五课、妥善解决你和孩子的需求冲突
第十六课、帮助孩子管好自己的心情
第十七课、帮助孩子把握自己
第十八课、引导孩子在人际冲突中学习成长
第十九课、如何跟青春期孩子谈异性交往问题?
第二十课、帮助孩子发展职业兴趣和职业思维

我们希望您通过这20个课题的学习和实践,逐步建立积极健康的教育理念和思维,发展出可以赢得孩子尊敬的教育方式,为孩子留下很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的健康的教育模式。这是可以代代相传的。
让我们一起进入到每个课题的学习吧!
课程目录(21)
-
第二十课 帮助孩子发展职业兴趣和职业思维 音频
-
第十九课 如何跟青春期孩子谈异性交往问题? 音频
-
第十八课 引导孩子在人际冲突中学习成长 音频
-
第十七课 帮助孩子把握自己 音频
-
第十六课 帮助孩子管好自己的心情 音频
-
第十五课 妥善解决你和孩子的需求冲突 音频
-
第十四课 留意孩子给自己贴负面标签 音频
-
第十三课 留意和调适孩子的成败归因 音频
-
第十二课 拉升孩子的学习动力层次 音频
-
第十一课 要为孩子的行为改善和发展确定具体的目标 音频
-
第十课 如何引导孩子意识和承认错误? 音频
-
第九课 基于什么理念来应对孩子的不可接受行为? 音频
-
第八课 如何对孩子的不可接受行为给予肯定? 音频
-
第七课 积极理解孩子出现不可接受行为 音频
-
第六课 对于孩子的成功经历家长该如何反应? 音频
-
第五课 建设性应对孩子的可接受行为 音频
-
第四课 学会关注和描述孩子的行为 音频
-
第三课 教育需要健康的思维 音频
-
第二课 教育需要良好的亲子关系基础 音频
-
第一课 发火打孩子为哪般? 音频
-
前言 来吧,老爸!——孩子需要爸爸来当成长顾问 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