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谌洪果老师讲解中国传统道家文化的源头——《道德经》
利用古今中西的比照,
人文社科的交叉,
思辨领悟的融汇的方式。
总共六讲,
每讲两个半小时左右!
让你真正进入这部国学经典
让真道融入你的生命!
与经典同行,
听精通西方文化的大学者讲东方传统经典,
让独处时间更加美好!
伴随知无知纯粹、温和、理性的精神底蕴,相信听谌洪果老师讲解《道德经》,将是一场愉快的智慧之旅、精神洗礼和心灵修行。
也相信通过这次围绕经典的对话,将使我们对这片土地上的文化与生命,有更深更真的理解与敬畏,从而以更坚实的积淀和更开阔的心态,实现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开创新的美好生活。

《道德经》五千余言,境界高远,运思卓异,蕴含中华独特智慧之精华,涵括中国文化生命之奥秘。老子之道,既是虚灵不执之境地,又是通达该境地的奇妙路径。其宇宙观、人生观、治世观,可谓圆融无碍,由无及有,由有及物;而又动用不二,无为无不为;乃至见素抱朴,归根复命。一言以蔽之:道法自然,以道莅天下也。

牟宗三云:对于生命,不能只是横剖面地挂搭在现在的时空中,而要把人的纵贯线唤醒,不断觉悟,这才是生命的真正扩大。先生此言,正是《道德经》中“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的生动阐释,也道出我们今天为什么重温这部经典的核心意义所在。但是,怎么读?此乃关键。《道德经》的话,也许人人都知道一些,人人都可说上一些。坊间各种注疏,也是五花八门,参差不齐。但如果不得其门而入,那恐怕也是反讽意义上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读得越多、离真道越远了。知无知空间一直致力于传承中国书院尤其是张载之关学传统,希望能够立足西安这座文化大城,在中国文化复兴的道路上温润土壤,勤勉耕耘。谌洪果老师解读《道德经》,从问题、视野、方法三个方面切入,以最简明的方式,根据解释学原理,以经解经,准确疏通文意,进而从道与智慧的高度,全面领会文本的本真意义。尽管中国经典大都以格言体、语录体呈现,但《道德经》无疑具有相当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其内在的主旨、思路、逻辑与关怀,是一以贯之、自圆其说的。整个讲解过程中,谌洪果老师采取古今中西的比照、人文社科的交叉、思辨领悟的融汇等多重方式。

伴随我们的纯粹、温和、理性的精神底蕴,相信这次跟着谌洪果老师共读《道德经》,将是一场愉快的智慧之旅、精神洗礼和心灵修行。
也相信通过这次围绕经典的对话,将使我们对这片土地上的文化与生命,有更深更真的理解与敬畏,从而以更坚实的积淀和更开阔的心态,实现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开创新的美好生活。

研习书目:《老子道德经注校释》
作者:(魏)王弼 注 | 楼宇烈 校释
中华书局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4-01
《老子》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对研究我国的思想史和文化史影响甚巨。《老子道德经注校释》此次出版的《老子》,为王弼注、楼宇烈校释。楼宇烈参考多种《老子》版本,对文字进行校勘训诂,并在此基础上阐明经文宏旨,时有真知灼见。可以说,此书是普通读者和研究者欲了解《老子》一书及老子思想的必备书,也是研究王弼哲学思想的必备书。
谌洪果,北京大学法律思想史博士,知无知创始人。博士期间主要研究语言分析哲学,尤其是以奥斯汀、哈特为代表的牛津日常语言学派。
在知无知开讲和指导阅读系列:
《牛津人文通识系列》40讲;
《金瓶梅》150讲;
《法律与文学》25讲;
《政治哲学史》30讲;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47讲;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30讲;
连续三年,参与和带读柏拉图对话、亚里士多德著作。
谌洪果老师讲道德经,由于有哲学和解释学背景,以及开阔的学术视野和深邃的人生体悟,故能比一般讲的道德经更忠于文本,更阐发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