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详情 一提到乐器的学习,大家都知道,一只手弹琴容易,两只手弹琴却要难得多。对古琴来说,右手的位置因为琴弦是固定的,所以过了入门阶段差不多闭着眼睛也能弹对弦。而左手,负责进退吟猱滑弦取位,很多时候,眼睛就必须盯着左手,稍微过一点或者不到一点,音就不准了。所以弹古琴,虽然不存在两只手哪只更重要的说法,但左右手的配合却是决定一首曲子成败的关键。左右手的配合到位,首先保证了一首曲子的轻重缓急与基本节奏的准确性,也就是至少弹对了音,但是历来古琴讲究的始终都是“气韵生动、神韵俱出”,而气韵神韵具体落实到指法上如何表现呢?很大的程度在于左手的上下进退、绰注吟猱等等……古琴有散、按、泛三种音色,其中按音是最具古琴特色和代表性的,明代徐上瀛在其著名的琴学著作《谿山琴况》里就曾说到:“五音活泼之趣半在吟猱,而吟猱之妙处全在圆满”。古琴被誉为“国乐之王”,除了其深广的文化属性,很大一部分程度上是因为由这三种音色交织而成的音乐表达空间极为丰富。而其中由按音营造的音乐语言和音乐表情非常细腻、敏感多变、独具一格,这要归功于“绰注”和“吟猱”这两种风格性技巧。一首琴曲能否弹得气韵生动,一半要看吟猱,而吟猱的妙处在于圆满,多之一分则过,少之一分则不及,这里面吟猱的“度”的把握才是关键。\ 吟与猱 /掌握古琴左手运弦的奥秘,让你弹出的每一首古琴曲都气韵生动、神韵俱出。你知道吟猱来源已久,但或许你并不知道吟猱指法在唐以前就已广泛引用,在《碣石调·幽兰》和《乌丝栏指法》卷子中均有所见;你知道吟猱有许多种,但或许你并不知道“吟、振、撼、猱、敦”等名目和“承声吟、见声吟、声前猱、声后猱、上猱、下猱、夹徽猱”等方法,古人对于吟猱的重视,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而关于吟猱的种类和数量,直到今天,也没有人能给出具体统一的标准化答案……今天我们在弹奏古琴的时候,很多人索性把这些细节的手法一概加以简化,不管是吟是猱,一律左右滑动两下,就算完成了,从而失去了古琴最大的特色。这也就是为什么同样一份琴谱摆在你面前,你照着谱子弹出来就平平板板,名师名家弹出来,起承转合、跌宕起伏就如春云浮空流水行地,气息连贯音韵流转,一首弹完,让人心神俱醉。诀窍就是个人风格特点作用在左手的细节处理上。也正因此,张子盛老师说:如何在在进退往复里、吟猱绰注中驱韵造境?如何让你的琴曲产生方圆、虚实、强弱、刚柔、疾徐、抑扬、顿挫?通过这套课程的学习,或许你可以为你的左手找到部分答案,指出努力的方向,从最基础的原点开始了解左手运弦的奥秘,更上层楼。但也还是要记得:“琴外功夫”非一日之功,需要全方位的补课,倾毕生之力不断学习领悟,愿共勉。 01课程简介【课程类别】:古琴教学之左手指法【课程等级】:初、中、高级通用技能课【课程重点】:1、古琴左手按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左手按弦普遍存在的问题:姿势丑、角度不对,不自然。3、科学的法度,规范的角度,举重若轻的力度。【适合人群】:1、初学古琴,对左手运弦的奥妙不甚了解2、弹琴时左手总是找不准音,琴曲总是变形跑调3、总是把握不好吟猱的区分有度,不是做过了就是没到位4、学过不少琴曲,但总觉得琴曲的气韵不够灵动【课程形式】:1、细分左手指法,从按音手型讲到吟猱三法,每个阶段详细拆解,一窥古琴左手运弦奥秘。2、不定课长,随内容体系切分,课程编排随长随短,讲完指法为主,不硬性定时,保证教学完整性、针对性。02老师简介张子盛:知名古琴演奏家、教育家。●七弦琴院创立者、校长●《重修琴学门径》、《古琴指法谱字集成》、《中小学古琴基础教程》、《古琴艺术考级教材》编著者●“开指五步”古琴基础教学法开创者●中国乐器协会器乐文化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古琴研究会秘书长●北京古琴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北京乐器学会理事、古琴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昆曲古琴研究会理事03所学收获如果把琴曲比喻成一位美人,那么右手击弦是她的骨相皮肤“形”之美,而左手运弦则是她的风韵气质“神”之美,只有左右手融合无间,相辅相成,这位“美人”才能“明灯锦幄珊珊骨,细马春山剪剪眸”,美得让人久久难以忘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你可以从最基础的原点开始了解左手运弦的奥秘,查漏补缺,更上层楼,让每一首琴曲都能生趣生动、有神有魂!看到这里,有没有很心动,心动不如行动,还不赶快行动!!!原价:399元特价:199元04购买须知【温馨提示】课程形式:多机位高清视频课件,可在微信号内直接观看是否回看:除特殊课型标明外,一般课程自购买后至少3年内均可反复回看购买须知:虚拟产品,一经购买不退不换 课程目录(8) 一、左手指路 视频 二、兰花拂穴 视频 三、游指轻滑 视频 四、进退有度 视频 五、素影留痕(定吟) 视频 六、素影留痕(细吟) 视频 七、妙指生花(吟猱1、2法) 视频 八、妙指生花(吟猱3法)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