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通好课
小鹅通精品课程合作平台
课程分类
个人提升
通用技能
沟通表达
时间管理
职业教育
职场创业
求职加薪
职业规划
办公技能
营销推广
互联网科技
人力资源
团队管理
跨境电商
快消零售
在线教育
语言培训
学历提升
考研留学
职称技能
公务求职
儿童兴趣
亲子教育
家庭教育
母婴育儿
儿童护理
素质教育
女性时尚
瑜伽
时尚穿搭
护肤美容
礼仪气质
健身塑形
孕产
情感心理
恋爱技巧
两性关系
婚姻经营
心理成长
读书文化
读书听书
传统文化
人文历史
出版传媒
文学
健康养生
中医护理
养生康复
医疗科普
食疗养生
生活文艺
摄影文艺
美食
绘画
音乐
茶艺
舞蹈
旅游
花艺
萌宠
兴趣特长
体育
游戏
乐器
书法
电影
财经楼市
理财投资
房地产
法律服务
财务税务
K12课程
课程专题
试卷下载
深圳高中
搜索
热门搜索
AI
书法
英语
单词
瑜伽
记忆
速记
登录
最近访问
首页
招考资讯
招考资讯
重置
[甘肃] 关于2022年夏季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科目及时间安排的通知
关于2022年夏季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科目及时间安排的通知甘教考学〔2022〕1号 各市(州)、东风场区教育考试招生机构(考试院、招考办、中心):按照《甘肃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的通知》(甘教基二〔2021〕4号)要求,新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按照“老生老办法,新生新办法”的原则,2020级普通高中二年级学生及往年考试成绩不合格的学生仍按原有模式组织进行。现将《2022年夏季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及时间安排》(见附件1)和《2022年夏季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科目及时间安排》(见附件2)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 1.2022年夏季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及时间安排 2.2022年夏季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科目及时间安排 甘肃省教育考试院2022年3月1日 附件12022年夏季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及时间安排 一、普通类考试科目及时间安排考试日期科目考试时间备注6月21日信息技术 每场60分钟1.报考对象:2020级普通高中二年级学生及往年考试成绩不合格的学生。2.思想政治科目为开卷笔试,信息技术科目为上机考试,其余科目为闭卷笔试。3.考试时间:语文120分钟,信息技术每场60分钟,其他科目90分钟。外语不设听力考试。6月29日语文9:00-11:00数学15:00-16:306月30日生物8:00-9:30外语10:30-12:00思想政治15:00-16:30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试卷的考试科目及时间安排(一)以藏文答卷为主,加试汉语文的考生考试日期科目考试时间备注6月21日信息技术每场60分钟1.报考对象:2020级普通高中二年级学生及往年考试成绩不合格的学生。2.思想政治科目为开卷笔试,信息技术科目为上机考试,其余科目为闭卷笔试。 3.考试时间: 藏语文、加试汉语文120分钟,信息技术每场60分钟,其他科目90分钟。外语不设听力考试。6月28日加试汉语文15:00-17:006月29日藏语文9:00-11:00藏数学15:00-16:306月30日藏生物8:00-9:30英语10:30-12:00藏思想政治15:00-16:30(二)以汉语答卷为主,加试藏语文的考生考试日期科目考试时间备注6月21日信息技术每场60分钟1.报考对象:2020级普通高中二年级学生及往年考试成绩不合格的学生。2.思想政治科目为开卷笔试,信息技术科目为上机考试,其余科目为闭卷笔试。 3.考试时间:语文、加试藏语文120分钟,信息技术每场60分钟,其他科目90分钟。外语不设听力考试。6月28日加试藏语文15:00-17:006月29日语文9:00-11:00数学15:00-16:306月30日生物8:00-9:30英语10:30-12:00思想政治15:00-16:30(三)蒙文:以蒙语答卷为主免试外语,加试汉语文的考生考试日期科目考试时间备注6月21日信息技术每场60分钟1.报考对象:2020级普通高中二年级学生及往年考试成绩不合格的学生。2.思想政治科目为开卷笔试,信息技术科目为上机考试,其余科目为闭卷笔试。 3.考试时间: 蒙语文、汉语文120分钟, 信息技术每场60分钟,其他科目90分钟。外语不设听力考试。4.蒙文(含汉语文)试题单独命制。6月28日汉语文15:00-17:006月29日蒙语文9:00-11:00蒙数学15:00-16:306月30日蒙生物8:00-9:30蒙思想政治15:00-16:30 附件2 2022年夏季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科目及时间安排 考试日期科目考试时间备注7月1日历史9:00-10:001.报考对象:2021级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学生及社会考生也可报名参加。2.各科目均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长60分钟。地理10:50-11:50化学14:30-15:30生物学16:20-17:20
[甘肃] 2021年冬季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成绩开始网上查询
2021年冬季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开始网上查询 甘肃省教育考试院官网现已开通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查询功能,考生可在2月15日中午12:00—3月6日中午12:00,登录网站查询2021年冬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成绩。按照《甘肃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案(试行)>的通知》(甘教基〔2011〕47号)要求,考试成绩以A、B、C、D四个等第的形式呈现。考试成绩以县(区)考试管理部门打印的成绩册为准。 网上查询方式:考生首先登录甘肃省教育考试院官网-高中学考-考生查询栏,在查询页面输入本人身份证号码及登录密码。进入查询系统后,点选“考试成绩查询”栏,即显示本次考试成绩等第。缺考及违纪考生不显示成绩。 温馨提示:考生如忘记登录密码,可到学校考试管理部门申请密码重置(初始密码为身份证号后八位),再次登录后要及时修改。 甘肃省教育考试院 2022年2月15日
[甘肃] 2021年冬季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温馨提示
2021年冬季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温馨提示 各位考生:2021年冬季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冬季学考)将于12月9-10日举行。为保证广大考生的身体健康,使每位考生能够顺利完成考试,现就有关事宜温馨提示如下:一、防疫须知(一)考生要加强防疫知识学习,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人员聚集。从11月25日起每日自觉进行体温测量、记录健康状况监测情况。建议考生从11月25日起无特殊情况不要离甘。(二)考生要如实填写《健康承诺书》,并将《健康承诺书》交回学校存档备查。(三)考前14天从高、中风险等级地区回甘的考生,要按照当地疫情防控要求进行相关核酸检测。(四)所有考生进入考点前必须接受体温测量。体温高于37.3℃的考生,需进行体温复测。体温复测后仍高于37.3℃,经专业评估和综合研判,能继续参加考试的,安排在备用隔离考场考试。(五)考试期间要做好个人防护。低风险地区的考生在进入考场前要佩戴口罩,考试过程中,考生可自主决定是否佩戴。非低风险地区或备用隔离考场的考生要全程佩戴口罩。(六)考生应排队有序入场和离场,尽量与他人保持距离。二、考试须知(一)考生要牢记考试时间12月9日物理 9:00-10:30化学 15:00-16:3012月10日历史 9:00-10:30地理 15:00-16:30(二)考生须凭准考证、身份证进入考点,并按要求接受身份核验、体温监测等。请考生提前到达考点,为入场预留充足时间,以免耽误考试。(三)除口罩、考试规定文具及相关证件材料外,考生不得携带考试规定以外的物品,包括辅导用书、稿纸、具有通讯功能的工具(如手机及其他无线接收、传送设备等)、有存储、编程、查询功能的电子用品等进入考场。考生应提前清理并妥善保存好个人物品。(四)自觉服从监考员等考试工作人员管理,维护考试工作秩序。所有送考、陪考的人员和车辆不能进入考点。为了大家的自身健康和生命安全,请送考家长不在考点门前逗留、聚集。(五)建议考生考试前一天熟悉去往考点的路线,把握好时间。三、诚信考试(一)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属于国家教育考试,对于考试违规违法等行为,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33号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予以严肃处理。请考生务必充分认识考试作弊行为带来的严重不良后果,诚信考试。(二)自觉维护考试秩序。考试秩序是确保考试公平公正的重要基础。考试期间,严禁对试卷或答卷等拍照外传,严禁将试卷、答卷或草稿纸带离考场。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依法严惩考试期间试卷或答案外传等涉考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希望广大考生不要心存侥幸,铤而走险,自觉抵制“助考”诱惑,切勿参与涉考违法活动,共同维护风清气正的考试环境。祝愿广大考生考试顺利,学有所成。 甘肃省教育考试院2021年11月22日
[甘肃] 甘肃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022年上半年报考简章
一、开考专业、开考课程及时间安排(见附表) 二、报考 (一)网上报考 全省自学考试全部实行网上报考(含应用型专业学制外考生)。考生使用准考证(新生注册使用身份证)和开通电子支付功能的微信、支付宝、银行卡直接登录http://zkwb.ganseea.cn或甘肃省教育考试院官方网站http://www.ganseea.cn在“自学考试”栏目下选择“报名报考”进行报考。 (二)报考流程 (三)报考时间 1.社会型专业新考生注册时间:3月3日00:00至3月7日24:00。 2.所有参加网报考生选课缴费时间:3月3日00:00至3月12日24:00。 (四)报考条件 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受性别、年龄、职业、民族等条件的限制(特殊专业限定报考对象除外),均可报名参加自学考试。报考本科层次专业的考生须在毕业前校验国民教育系列专科层次毕业证书。在押劳教劳改人员经司法劳改管理部门同意后方可报考。 高职(高专)在校生或自学考试专科在读考生可同时报考本科层次相关专业,但在申请本科论文答辩和办理毕业手续时,须交验“学信网”认证的专科毕业证书。 (五)报考手续及相关要求 1.新生首次报考,按照“登录报名网址→填写基本信息→上传照片→缴纳准考证制作费→查询准考证号→填报课程”等六个步骤进行操作,具体操作流程详见《关于取消甘肃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型专业新生报考现场照相确认环节的通知》(甘教考自〔2020〕1号)。 上传照片要求: (1)本人身份证照片是考生使用手机等照相器材对含有本人照片等基本信息一面的身份证进行拍照并上传。照片要求:①存储为“jpg”格式;②图像大小在2MB以内。 (2)本人标准照片是考生须上传白底标准证件照片。照片要求:①白色背景证件照;②正面免冠彩色头像,衣着正装,不穿制式服装;③五官清晰、嘴唇合拢、不戴首饰、露出耳朵眉毛、不戴美瞳、戴眼镜镜框不能遮挡眼球、不能反光、镜片不能有色、不梳太高耸的发型等;④成像区上下要求头上部空1/10,头部占7/10,肩部占1/5,左右各空1/10;⑤采集图像像素为320×480(宽×高),图像大小15KB-20KB;⑥存储为“jpg”格式。考生报名上传的本人标准照片将作为考生准考证及毕业证使用照片,一经教育考试招生机构审核确认,不得更改。 2.老考生报考时,使用准考证号登录网站报考(登陆密码为身份证号),完善考生信息,选择考试地点,填报课程,在线支付报考费用,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报考过程。 参加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考生,不得使用原准考证号进行网上报考,须按新生重新注册,按程序报名报考。 3.应用型专业学制外考生按老考生对待,使用准考证号登录网站报考(登陆密码为身份证号),完善考生信息,选择考试地点,填报课程,在线支付报考费用,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报考过程。 4.考生报考时先确定所学专业,并查实该专业的设置课程及代码、学分,选择课程报考,每次可报考开考课程中的一至四门课程。老考生也可以使用一个准考证号选报其他专业的课程,达到该专业毕业条件时可申请毕业。 5.公安管理(本科)首次报考者须持本人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开具的报名介绍信到当地教育考试招生机构报考;老考生可直接到网上报考。 6.护理学专业只接受已经取得卫生类执业资格的在职人员报考。卫生类专业在校学生也可报考,但须在取得相关资格证书之后,方可申请颁发毕业证书。 7.小学教育专业(专科、独立本科段)面向在职小学教师开考,其报考资格由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审查。 8.全省必须使用本简章发布的统一专业和课程代码,不得更改。 9.不参加英语(二)课程考试的考生,可在本科专业计划中任意选考三门专业课,考试成绩合格可以顶替英语(二)。不参加英语(二)课程考试的考生,只能获得学历而没有申请学士学位的资格。 10.金融(专科)、工商企业管理(专科)、旅游管理(专科)、物流管理(专科)、销售管理(专科)、英语语言文学(基础科段)、新闻学(基础科段)、机电一体化(专科)、房屋建筑工程(专科)、计算机信息管理(专科)、农学(专科)、兽医(专科)、经济学(独立本科段)、项目管理(独立本科段)、销售管理(独立本科段)、政治学(独立本科段)、数学(本科段)、计算机信息管理(独立本科段)18个专业于2018年上半年停考。原专业考试计划中的课程不再安排考试(公共政治课和正在开考的专业课程除外),尚未毕业的考生可按“一顶一”的原则选择通用课程顶替未通过课程。因教育部专业计划调整推迟,原定于2021年下半年之后以上停考专业不再颁发原专业毕业证书的政策推迟一年, 2022年下半年之前全部课程合格的考生仍可按原专业申请毕业。 11.英语(本科)专业口译与听力课程考试一律在西北师范大学教学3号楼外国语学院参加考试。报名时间为9月3日至12日,考试时间为10月最后一个星期日上午。联系人:胡志军,联系电话:18909310323。 三、实践性环节考核 (一)参加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践性环节考核的考生,在规定的时间直接到主考学校规定的报名地点报考。具体报名和考核时间、地点及联系电话请登录甘肃省教育考试院官方网站查询(http://www.ganseea.cn/)。 (二)实践性环节考核报名条件 1.课程实验 凡本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实践课程的理论部分成绩合格的考生,携带身份证、准考证参加报名。 2.综合实践(综合作业、临床考核) 凡本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含课程实践)成绩合格的考生,携带身份证、准考证参加报名。 3.论文答辩(毕业设计) 本科段或独立本科段各专业考生,取得本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含课程实践)合格成绩后,携带本人身份证、准考证在规定时间内到主考学校相关部门报名参加考核。 四、电子转考 我省自学考试考生考籍档案转出一年两次,上半年1月1日至2月20日(工作日)、下半年7月1日至8月20日(工作日),考生到考籍所在市(州)教育考试招生机构申请办理,考籍转出后,3月(9月)11日至3月(9月)25日(工作日)到转入省现场确认。考籍档案转入一年两次,上半年3月12日至3月25日(工作日)、下半年9月12日至9月25日(工作日),考生须到甘肃省教育考试院自学考试处现场确认并办理转入手续。 五、收费 报名、考试等相关收费根据《省物价局 省财政厅关于理顺规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相关收费的通知》(甘价费〔2009〕204号)规定执行。 (一)专、本科报名考试费每人每科次40元。 (二)免考、转档手续费每人每次按一科次40元标准收取。 (三)加考、跨考报名考试费按每人每科次40元加倍收取(即80元)。 (四)毕业考核(设计)报名费每人每次10元;课程实践考核报名费每人每科次10元,考核费由考生按规定直接向主考学校缴纳。 (五)办理准考证电子注册费每人20元。 六、注意事项 (一)凡使用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或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合格证顶替计算机类相关课程以及使用全国英语等级考试、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合格证顶替英语(一)和英语(二)者,由市(州)教育考试招生机构审验合格证原件,在复印件上签字盖章后装入考生考籍档案,并通过信息管理平台上报。 (二)已申请办理自学考试考籍档案转出手续的考生不得在我省再次报考自学考试,否则考试成绩无效。 (三)根据《甘肃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免考(顶替)课程实施办法》(修订),申请免试课程者在取得一门课程合格成绩后,向市(州)教育考试招生机构申请办理有关免考手续。 (四)考生应慎重选择报名地点和考试地点,原则上报名地点就是考生申请毕业的地区。考生若要在省内跨地区考试,应重点核实考试地点是否正确。 (五)新生和网上申请补办准考证的考生于考前10日到本次考试所在地教育考试招生机构领取。所有参加本次考试考生须在考前10日内登录报名网站,自行打印考试座号通知单。 (六)考生必须凭“两证一单”即准考证、身份证(含军人或武警人员证件)和考试座号通知单参加考试。考生须准备2B铅笔、橡皮和黑色签字笔,按题号顺序依次在答题卡规定区域内作答,并写明题号,凡不按规定顺序答题,坐错座位,故意损坏试卷或答题卡者,成绩以零分计。 (七)考试开考15分钟后考生不得进入考场,考试终场前30分钟方可交卷出场,交卷出场后不得再进场续考。考生(包括监考教师和其他考务人员)不得携带通讯工具等考场违禁物品进入考场,否则按违纪处理。 (八)对于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相关条款的考生违纪违规信息将记入诚信档案,并上报教育部。对于涉嫌违法犯罪的考生将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九)考生当次成绩查询可在考后一个月通过电话查询,电话查询方式:移动1258096,电信16887811、168878253,联通116114。也可通过甘肃省教育考试院官方网站http://www.ganseea.cn自学考试栏目下进行历年课程成绩查询。 (十)考生可在线上购买自学考试教材。考生登录“甘肃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上报名系统”在甘肃正诚招生服务有限公司淘宝店铺(https://shop196032519.taobao.com/)购买自学考试教材。此外考生也可关注甘肃正诚招生服务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后,在甘肃正诚官方微商城购买。客服电话:0931-8583961。 甘肃正诚招生服务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附件:2022年4月甘肃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专业及课程考试时间安排
[甘肃] 关于进一步规范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规范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的通知 各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 目前,我省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近期通过网络舆情监测发现,个别不法分子冒充招生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网上借机进行诈骗活动。省招委会主任、副省长张世珍针对网上炒作的省属某高校“两名老师威胁考研学生”的网络舆情专门作出批示:“在近期考研录取节点期,各高校要规范程序及录取工作,不得因工作疏漏、违规操作引发新的问题”。根据省领导批示精神及教育部、省招委会对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的要求,请各招生单位进一步强化管理,加强监督,确保各项工作规范、科学、公平、有序实施。 一要再次梳理本单位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流程,对标国家及省上有关规定,严格予以落实。不得按单位、行业、地域、学校层次类别等限定生源范围,也不得设置其他歧视性条件,确保复试录取各环节操作严格规范。要在学校层面对复试录取工作进行统筹和推进,坚决杜绝简单下放、层层转交。 二要进一步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招生录取工作全流程特别是关键环节、关键岗位、关键人员的监管。所有环节必须建立台账记录制度、多人相互监督和责任共担机制,做到有据可查和责任可究。要进一步明确并严格执行工作纪律,对于苗头性问题要早发现、早提醒、早解决,对于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随意搞变通、打折扣的行为,要坚决严肃查处。 三要密切关注网络舆情,进一步加强网络有害信息监测及处置工作。国家教育考试网络舆情事件及网络有害信息具有复杂性、隐蔽性、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各招生单位要切实担负起舆情应对及网络有害信息监测及处置工作的主体责任。要专门研究制定应对的预案,对舆情宣传引导、突发事件处置等提前做好安排。要建立重大舆情及网络有害信息随时报告工作制度。针对网上有害信息,坚持“打防并举、以防为主、以打促防”的原则,将问题解决在初发期和萌芽状态,做到早发现、早打击,严防有害信息的扩散。主动与宣传部门沟通,围绕考试安全、考生服务等公众关心的话题,及时推送正面引导文章,统一口径,适度、客观、准确报道,避免炒作。 甘肃省教育考试院 2019年3月28日
共 145 条/8页
4
5
6
7
8
地区搜索
全部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