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通好课
小鹅通精品课程合作平台
课程分类
个人提升
通用技能
沟通表达
时间管理
职业教育
职场创业
求职加薪
职业规划
办公技能
营销推广
互联网科技
人力资源
团队管理
跨境电商
快消零售
在线教育
语言培训
学历提升
考研留学
职称技能
公务求职
儿童兴趣
亲子教育
家庭教育
母婴育儿
儿童护理
素质教育
女性时尚
瑜伽
时尚穿搭
护肤美容
礼仪气质
健身塑形
孕产
情感心理
恋爱技巧
两性关系
婚姻经营
心理成长
读书文化
读书听书
传统文化
人文历史
出版传媒
文学
健康养生
中医护理
养生康复
医疗科普
食疗养生
生活文艺
摄影文艺
美食
绘画
音乐
茶艺
舞蹈
旅游
花艺
萌宠
兴趣特长
体育
游戏
乐器
书法
电影
财经楼市
理财投资
房地产
法律服务
财务税务
K12课程
课程专题
试卷下载
深圳高中
搜索
热门搜索
AI
书法
英语
单词
瑜伽
记忆
速记
登录
最近访问
首页
招考资讯
招考资讯
重置
[广东] 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体育类专业招生报名及考试办法
一、招生类型(一)体育统考(含: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等体育类专业)(二)体育单招(含: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二、体育统考报名与考试(一)报名1.报名资格凡符合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条件,且具有一定体育专长者均可报名参加体育统考。2.报名办法体育统考实行全省统一报名,统一派发体育类考生号。按照《关于做好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粤招〔2023〕7号)有关要求,报名时间为2023年11月1日至10日,凡报名参加体育统考的考生,均需在报名系统上选填体育类考生对应项目信息点。体育类专业考试费与高考文化课考试费一同交纳,实行网上交费。(二)考试报名参加我省体育统考的考生必须先参加全省体育类专业考试,然后再参加全国普通高考的文化课统一考试。1.体育类专业考试2024年我省体育类专业考试在原有的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和游泳项目专项基础上增设健美操、啦啦操项目专项,实行全省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集中考点分项目分批考试。(1)考试时间、地点和相关事项考试时间:2024年1月12日至23日。考试地点:广州体育学院(地址:广州市广州大道中1268号)。联系单位名称:广州体育学院招生办公室;联系电话:020-38024685。考生考试时间按报考项目随机编排,考生须于2024年1月6日至2024年1月11日登录广东省普高报名系统(网址:https://pg.eeagd.edu.cn/ks)查看考试时间并自行打印准考证。考生须按照考点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持身份证、准考证到考点检录,未按时检录的考生,按放弃考试处理。体育类专业考试的具体事项要求及安排在广州体育学院网站(https://gtzs.gzsport.edu.cn)上另文公告。参加体育类专业考试考生所在的市、县(市、区)招生办公室负责对考生进行考前安全教育、考试纪律教育,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考生考试期间的安全,防范意外事故的发生。应届考生所在学校(往届考生由报名点所在县(市、区)招生办公室负责)必须指定专人督促考生购买考试期间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含往返交通),并告知考生和家长在体育类专业考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意外和风险,以保证考生考试期间的人身安全。为确保体育类专业考试正常有序进行,请各地级以上市招生办公室在考试期间,指派一名在编干部协助考点做好本市考生的考务管理工作。请各市将派出人员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工作单位及职务、联系方式)于2024年1月2日前将加盖公章的PDF文件发送到邮箱fengyc@eeagd.edu.cn。报到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2)考试项目、赋分和成绩计算体育类专业考试项目、考试方式和评分标准以《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体育类专业考试科目和要求》为依据[详见《关于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体育类专业考试有关事项的通知》(粤考院函〔2023〕129号)]。(3)考试组织安排①成立考试领导小组考试领导小组由省教育考试院、考点所在单位领导和主考组成,负责体育类专业考试的组织领导工作。省教育考试院负责宏观政策和考试成绩的录入、管理等工作,考点负责考试的组织、实施工作。②遴选主考和监考人员考点和各有关院校要严格挑选出思想品德好、专业学术水平较高、本年度无直系亲属或重要利害关系人报考体育专业的教师,积极向省教育考试院推荐作为主考或考官。考点要组织主考和考官认真学习各项目的考试办法与评分标准,使他们熟悉考试业务、增强责任感。主考和考官要严肃认真、秉公执考,坚决杜绝弄虚作假、冒名替考、涂改伪造成绩等舞弊行为。③考场管理考试场地按考试项目实行分片和封闭式管理,考生由工作人员进行身份检查并认真核对身份证、准考证等信息后,方可进入考场参加考试。凡因考生错过考试检录时间的,一律不予补考。考试时,考生要严格遵守考场规则,不得穿着带有地区(或中学)名称等明显标记的服装,不得携带训练器材进入考试现场,并积极配合考点做好兴奋剂抽检工作。(4)成绩管理体育类专业考试成绩采用计算机管理,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录(导)入并核验后,按评分标准和成绩计算方法,合成总分。2.文化课考试体育统考类高考文化课考试科目和普通类高考文化课考试科目一致;其中,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均可。3.分数合成体育统考类考生总成绩=文化课成绩×40%+体育类专业考试成绩×2.5×60%。(三)志愿填报和录取填报志愿办法和录取相关政策另文通知。三、体育单招报名与考试(一)报名1.报名资格凡符合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且具备2024年运动训练或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所列招生项目二级运动员(含)以上运动技术等级称号的考生均可报考。2.报名办法参加体育单招的考生须于2023年11月1日至10日参加我省普通高考报名,获得由报名所在地市级招生办公室统一派发的高考考生号,并与普通高考考生同时办理报名手续;然后,考生凭高考考生号依据招生院校招生简章要求,统一在“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www.ydyeducation.com)或“体教联盟APP”中“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系统”进行注册(验证考生报名资格)并报名,具体报名时间以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印发的文件为准。报考体育单招的考生,可以兼报体育统考类专业或普通类专业;兼报体育统考的考生,必须参加全省体育类专业考试和普通高考的文化课统考;兼报普通类专业的考生,必须参加普通高考的文化课统考。(二)考试根据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的有关政策,体育单招提前招生,考生需参加文化课考试和体育专项考试。1.文化课考试文化课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政治、英语共4科,试题由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统一进行命制。考试时间和地点由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另文通知。2.体育专项考试考试时间以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时间为准。体育专项考试分项目采用全国统考和分区统考方式进行,由国家体育总局委托院校负责组织实施。体育单招的考试、招生、录取等相关事项按照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印发的文件要求执行。四、考试违规处理根据教育部规定,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是教育部确定实施的国家教育考试,体育类专业考试和体育单招考试的成绩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录取依据之一,均属国家教育考试的组成部分。考生在考试过程中若出现违纪违规作弊行为,经查实,将依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9〕13号)严肃处理,并将其违规行为记入该考生普通高考诚信电子档案。对体育类专业考试、体育单招考试有作弊行为的考生,省招生办将根据我省体育类专业考试考点或体育单招考点的处理意见、考生的违纪事实,依据相关规定,对违规考生作出取消其当年单科成绩直至取消当年各科成绩(或停考)的处理。情节严重的,将予以暂停高考或各类国家教育考试1至3年的处理。涉嫌犯罪的,将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各相关招生单位要始终坚持依法治考、治招,要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教育部令36号)和相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招生工作中出现的违规行为。五、体检要求体育类考生体检要求按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标准执行,体检时间和普通类考生相同。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规定,身体条件不符合报考体育类专业要求的考生,不得报考体育类专业,心脏及脑部有既往病史的考生,请慎重报考。为确保安全,考生在参加体育类专业考试前应到县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进行心电图及脑电图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决定是否参加体育类专业考试。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录取的新生,裸眼视力任何一眼不得低于4.8;轻度色觉异常(俗称色弱)不予录取到体育教育、运动训练、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除上述要求外,高等学校体育类专业招生时可根据专业性质、特点,提出本专业对身体素质、生理条件的要求,并在招生章程及专业目录中明确说明,同时向考生做好咨询解释工作。各地级以上市招生办公室要加强统筹管理,切实抓好体检工作。各招生院校要及时对入学新生进行身体条件复查。如发现弄虚作假,除按规定对涉及的考生进行处理外,还要对体检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并视其情节轻重,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六、组织领导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招生考试特别是体育类专业的考试工作,要按照有利于促进中学素质教育,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维护高校招生工作公平公正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考试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各级招生考试机构和考点必须高度重视,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做好宣传,精心组织体育类专业考试。要切实做到考试组织严密,考场秩序良好,场地器材符合规定标准,成绩评定公正、准确。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对考试工作人员、考生的法纪教育,坚决杜绝舞弊案件的发生,确保体育类专业考试和招生工作顺利进行。如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省有新的文件和规定,以新的文件和规定为准。
[广西] 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常见疑问解答
1.问:我区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网上报名时间?答:我区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网上报名时间:10月23日至10月31日17:30。现场信息采集及确认的时间与报名期间同步,具体的时间由各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自行安排,请考生关注各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公告。 2.问:错过报名时间是否可以申请补报名,补报名要符合什么条件?答:符合补报名条件的考生,可于2024年2月26日至28日17:30进行报名并现场确认,逾期不再办理补报名和确认。补报名考生不得参加艺术统考和体育统考。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参加补报名:①学籍在区外的广西户籍考生(户籍一直在广西或原籍在广西且高考报名截止时间之前将户籍转回广西的),因学籍所在省的高考报名资格审核未通过,由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出具函件协调回我区参加高考的,可申请参加补报名。②因参加全国或国际体育大赛等特殊情况错过了正式报名时间的考生,可申请参加补报名,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③错过正式报名时间的退役军人考生,可申请参加补报名。 3.问:我区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对象有哪些?答:①参加我区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以下简称统考)的考生。统考包括文化统考、艺术统考、体育统考、外语口试等,统考成绩是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依据。②参加分类考试招生的考生。分类考试招生包括本科对口中职自主招生、高职对口中职自主招生(含2+3直升)、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运动训练专业单独招生、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独招生、优秀消防员单独招生、高水平运动队(获得文化统考免试资格)、职教师资班、保送生、特殊教育(残障生)单招等不通过统考录取的招考形式。 4.问:哪些人员不得参加高考报名?答:①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在校生,或已被普通高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②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报考少年班的考生及报考高职对口中职自主招生的区内中职学校二年级在校生除外);③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应届毕业生;④因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被给予暂停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处理且在停考期内的人员;⑤区外中职学校应届毕业生、二年级在校生、区内外技工学校在读的二年级在校生和2023年入学的高中起点中职在校生不能报名参加我区2024年高职对口中职自主招生;⑥因触犯刑法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⑦按照桂政办发〔2012〕330号、桂招考委〔2013〕32号文件的规定,不符合在我区报考条件的外来人员;⑧已在区外参加了高考报名且通过报名资格审核的考生。 5.问:网上报名路径有哪些?答:考生只能通过“广西招生考试院”网站(https://www.gxeea.cn)或“广西普通高考信息管理平台”手机APP两种途径进行网上报名。电脑端报名: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须按规定的时间登录“广西招生考试院”网站(https://www.gxeea.cn),点击“系统导航-考试报名-2024年高考网上报名系统”进行报名。手机端报名:使用手机登录“广西普通高考信息管理平台”APP进行报名。手机扫描2024年高考网上报名系统(路径见电脑端报名)登录页面的“广西高考”APP二维码,下载安装“广西普通高考信息管理平台”APP(考生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Android或iOS下载二维码)。特别提示:如果因为手机版本等原因无法顺利完成手机端报名,请使用电脑端完成报名。 6.问:报名考试费如何缴纳?答:除只报名参加高职院校面向退役军人单独招生外的所有考生均应在报名时通过网上缴纳报名费。加试外语口试、体育类、艺术类(除戏曲类外)专业的考生还要在报名时通过网上缴纳相应加考科目的报名考试费。报考文化统考考生的考试费在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录取结束后通过网上缴纳。报考戏曲类考生在参加相关省市或高校组织的省际联考时还要向相关省市或高校缴纳报名考试费。报考高职对口中职自主招生和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的考生还要向招生院校缴纳报名考试费。 7.问:报名考试费多缴纳了怎么办?答:如已缴纳的报考费多于实际应缴纳数额的,多缴部分经自治区招生考试院核实后,将在文化统考前退回原支付账户。8.问:考生发现报名信息有误,如何更改?答:考生信息确认是高考报名工作的重要环节。信息采集完成后,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打印《广西壮族自治区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报名登记表》(以下简称《报名登记表》)并盖章,考生应认真核对《报名登记表》上的所有信息,确认无误后本人签字,不得由他人代签。考生所有报名信息必须反复核对,特别是考生的姓名、性别、民族、身份证号码和考试科目等信息,必须与有效居民身份证或户口簿一致,考生本人在确认后打印的《报名登记表》签字确认。考生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签字,如不在规定时间内(由各市自定)进行签字确认的,视为认可信息无误。按教育部的规定,在考生信息确认后至大学报到前不得擅自修改个人信息,由于更改所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负。 9.问:考生照片网上报名上传不成功,怎么办?答:方法一:考生使用手机登录“广西普通高考信息管理平台”APP,可以通过APP端直接进行照片处理和上传。方法二:考生在“2024年高考网上报名系统”电脑端下载安装“照片合规处理客户端”,查看注意事项,打开照片文件进行处理。照片审核处理成功即可上传,如照片审核失败,程序会显示审核失败原因,请根据具体原因调整照片或重新选择另一张照片再进行审核。 10.问:丢失或遗忘报名系统密码如何处理?答:报名注册成功后考生丢失或遗忘考生报名账号密码时,可通过网上报名时填写的考生联系手机发送验证码的方式自行修改考生密码。通过发送验证码重置的考生密码是初始密码,使用初始密码首次登录后填写初始密码重新设置登录密码。 11.问:体育类考生的报考条件是什么?如何报考?体育类全区统考将于什么时候举行?答:符合2024年我区普通高考统考报名条件且具有一定体育基础者均可报考。报考体育类专业的考生,还应参加全区体育统考报名,在“2024年高考网上报名系统”的“加考科目”中勾选“全区体育统考”标志。2024年,全区体育统考由身体素质(即:100米跑、800米跑、立定跳远、双手原地后抛实心球)和体育专项(分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径、体操、武术、游泳等9个项目供考生选择1项填报)两部分组成,考生在“2024年高考网上报名系统”中勾选“全区体育统考”标志后,还须进入相应页面选择“体育专项”考试科目。体育类文化统考不限制选科组合。体育类全区统考拟于2023年12月上旬举行,具体考试时间请关注“柳园清风”微信公众号、广西招生考试院网站(https://www.gxeea.cn)。 12.问:报考高职对口中职自主招生和高职院校单独招生需要怎么做?答:考生须在网上报名时间内,通过我区2024年高考网上报名系统进行报名。然后自行向招生院校申报,并参加由招生院校组织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测试。特别提醒: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的文化素质成绩使用我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考生应在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前取得我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 13.问:我区专项计划有哪些?往年已经享受过专项计划政策,今年是否可以享受?答:我区专项计划有:国家专项、高校专项、地方专项和精准专项。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往年被专项计划(包括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录取后放弃入学资格或退学的考生,不再具有专项计划报考资格。 14.问:不参加外语口试有什么影响?答:报考外语专业或对外语口试有要求专业的考生,应在“2024年高考网上报名系统”的“加考科目”中勾选“英语口试”标志或“小语种口试”标志,不参加外语口试报名的考生,须在“加考科目”中勾选“不参加外语口试”标志。特别提醒:如不参加外语口试,将不能录取到外语专业或其他要求进行外语口试的专业,请考生慎重选择。 15.问:每名考生是否均须参加体检?对于体检结果有异议怎么办?是否可以自行到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体检?答:报名参加统考和分类考试的考生必须参加报名所在地招生考试机构组织的体检,考生应通过“无纸化体检考生端”及时查看个人体检结果,考生阅知体检结果后须在系统中签字确认(签字具体时间由各市自定),如拒不签字所产生后果由考生负责。特别提醒:不参加高考体检有可能影响录取和毕业就业。对体检结果有异议,要求进行复检的考生原则上由当地招生考试机构指定一家体检医院安排统一复检,复检项目见年度高考体检工作文件,对复检结果仍有异议的考生,须于2024年4月7日前在“无纸化体检考生端”提出终检申请,由市招生考试机构汇总报自治区招生考试院同意后,在自治区招生考试院规定的时间内到指定医院进行终检,终检结果作为最终体检结果。没有按当地招生考试机构要求参加体检或进行第一轮复检的考生,不得直接申请终检。凡申请复检或终检的考生,其电子档案的相应项目体检结果以最后一次检查结果为准。考生应在高考报名所在地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高考体检,不接受考生自行到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检查所得的结论。
[福建] 2023年12月福建省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报考通告
2023年12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第71次)将于12月2日至3日举行。为确保考试安全有序平稳实施,现将报名事项提示如下: 1.福建省报名时间为11月1日9时至11月7日24时。 2.本次考试报名级别为一级、二级。 3.考生请登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务管理系统(直接点击),并在报名前认真阅读《NCRE报名系统使用指南》(附件)及所选考点的报名通告。 4.考生报名时应使用本人在公安机关登记的现用身份证件(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港澳台居民居住证以及护照)信息,禁止使用曾用名、艺名、网名、绰号等其他信息,并提供本人常用手机号码、EMAIL信息,以确保接收考试最新通告。 5.考生在进行缴费前务必认真核对姓名、身份证、级别科目、考点等报考信息。缴费完成,上述报考信息即锁定,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不再接受个人信息修改、级别科目调整、考点变更以及取消考试的申请。 6.考生因准考证信息与身份证件信息不一致无法参加考试的,考试费不予退还。 7.如需了解最新版NCRE级别科目设置、证书体系、获证条件、考试大纲及教材目录,请登录“中国教育考试网”查阅。 附件:《NCRE报名系统使用指南》
[广西] 2023年广西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理论考试考生注意事项
2023年广西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理论考试将于11月4日至5日举行。10月30日9:00至11月5日17:00,考生可自行登录“广西招生考试院”网站(https://www.gxeea.cn)“系统导航→考试报名→广西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管理系统”打印《准考证》。自治区招生考试院提醒考生参加考试须注意以下事项:一、考生须按照《准考证》上规定的时间、地点及要求参加考试,并服从考点的组织管理。二、考生须持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和《准考证》参加考试。考生应在考前检查自己的有效居民身份证,证件如不在有效期内或遗失的,应及时补办。 三、考生只准携带必要的考试文具,如2B铅笔、黑色签字笔、直尺、圆规、三角板、橡皮进入考场。严禁携带计算器、书籍(开卷科目考试指定的教材原件除外)、资料、具有无线接收或发送信息功能的设备(如手机、电子手环、蓝牙耳机等)、手表(包括机械表、石英表等)、电子存储设备等非考试物品进入考场。非考试物品应放置在指定的非考试物品暂放处。考场内考生不得自行传递文具用品。四、开考15分钟后,迟到考生不得进入考场;考生交卷出场时间不得早于考试结束前30分钟。考生不得以任何理由离开考场后重返考场参加考试。考场内时钟的时间仅供参考,具体时间以考点统一指令为准。 五、考生应在答题卡上完成作答。客观题一律用2B铅笔填涂作答;主观题一律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答题。写在试卷、草稿纸或答题卡规定区域外的答案无效。六、请考生严格遵守考场纪律,诚信考试。凡发现考生考试有违纪作弊行为的,将参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进行认定和处理。如考试违规行为被认定为作弊的,还将依据《教师资格条例》一并进行处理。情节严重者,如在考试过程中有组织作弊、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等涉嫌违法犯罪行为的,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七、常见违规行为有:携带手机、耳机、手表参加考试,坐错位置,不按时间指令开始或结束答题等,请考生引以为戒!八、考生如需领取考试费用发票的,可于11月6日9:00起,登录报名系统申请领取电子发票。考生在申请领取电子发票时,须检查确认单位名称或个人姓名填写准确。九、成绩查询及复核申请的具体时间将另行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招生考试院 2023年10月26日
[上海] 2023年12月(第71次)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上海地区网上报名将于11月2日开始
2023年12月(第71次)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将于12月2日(星期六)至12月3日(星期日)举行,开考部分一、二级科目,相关级别的证书种类、科目代码和获证条件详见《NCRE级别科目设置及证书体系》(附件1),现将上海地区报名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报名时间 考生须在11月2日(星期四)10:00起至11月4日(星期六)16:00前完成报名,过时不再受理。二、报名流程考生可访问统一的报名网址(教育网:https://ncre-bm.neea.edu.cn;公网:https://ncre-bm.neea.cn;),选择“上海市”入口进入登录页面,按照相关提示完成账号注册、信息填写、照片上传、缴费等网报步骤。首次登录系统需要注册获取登录通行证,若考生已有通行证账号,可以直接登录报名。每门科目报考费105元。三、报名照片格式要求1.照片应为考生本人近期正面免冠彩色证件照。2.成像区要求头上部留空1/10,头部占7/10,肩部占1/5,左右各空1/10。采集的图像大小最小为192mm×144mm(高×宽),成像区大小为48mm×33mm(高×宽)。3.照片大小:20KB-200KB。四、考点选择本次报名均对社会考生开放,开考信息详见《2023年12月考点开考信息一览表》(附件2)。五、准考证打印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内登录统一网址(教育网:https://ncre-bm.neea.edu.cn公网:https://ncre-bm.neea.cn;),选择“上海市”入口进入,下载打印准考证;如打印出现问题可咨询所报考点。注意事项:1.考生须认真填报信息,对网上报名信息、照片格式等负责,上传照片即为准考证照片,若不符合要求,或无法确认为考生本人的,将无法参加考试。2.考生从注册登录到缴费完毕须在24小时之内完成,逾期系统将自动删除报名信息。3.考生在报名期间可选择意向考试日期(只限开考两天的考点),意向考试日期只能尽量安排,如无法满足,考生须理解并服从随机分配考试时间,且不作为退费理由。4.2023年继续暂停三级Linux应用与开发技术、四级Linux应用与开发工程师等两个科目考试。2021年下半年已通过四级Linux 考试的成绩保留。5.2023年考试大纲及教程目录见中国教育考试网(https://www.neea.cn/)。6.自2023年9月考试起,电子证书将替代纸质合格证书,所有符合取证条件的考生都将获得电子证书,同时不再制作和下发纸质版合格证书,考生可在中国教育考试网首页“证书查询”栏目“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查询下载。 附件:1.《NCRE级别科目设置及证书体系》2.《2023年12月考点开考信息一览表》
[安徽] 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确认网址
[安徽] 安徽省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确认须知
今年我省所有报考点继续实行网上确认报名信息,确认期间报考点将在网上审核考生上传的材料并通过系统向考生反馈审核结果。请所有考生务必仔细阅读所选报考点发布的网上确认公告和要求,及时查看审核结果,并按报考点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补充(或修改)有关材料。未在规定时间进行网上确认以及未被审核通过的考生,报名信息无效,不得参加考试。 一、网上确认时间安排 考生上传网上确认材料及报考点审核材料时间为:2023年11月1日至11月5日,具体时间安排和要求详见各报考点网上公告。(网址:https://yz.chsi.com.cn/sswbgg)。 二、网上确认网址及二维码 1.网上确认系统唯一官方网址:https://yz.chsi.com.cn/wsqr/stu,支持手机端登录。 2.二维码:登录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官方网站https://www.ahzsks.cn,在“研究生招生”专栏中,查看扫描二维码,直接登录网上确认系统。 三、考生上传材料及要求 (一)考生登录系统后需根据系统提示按要求上传以下材料原件(不得上传复印件): 1.近期免冠彩色证件照(用于准考证照片)、本人手持身份证照片。 2.其他补充材料。 ①身份证核验未通过的考生:本人身份证(人像面和国徽面)。 ②非身份证的考生:本人有效证件。 ③学历学籍审核未通过的考生:学生证或学历学位证书、学籍学历认证材料或届时可毕业的说明等。 ④“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 3.在读研究生须提供由研究生就读单位培养部门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 4.报考点要求的其它材料。 (二)证件照上传要求: 证件照用于准考证照片以及公安部门照片比对等,请考生务必按照网上确认系统的证件照上传要求提供照片,以免影响审核结果。 四、网上确认审核状态说明 报考点审核完毕后一般会在24小时内通过系统向考生反馈审核结果,请考生及时通过网上确认系统查询审核结果,并按报考点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补充(或修改)有关材料。网上确认期间各报考点均设有咨询电话,受理考生咨询。 审核状态说明: 1.“待审核”:表示提交确认申请尚未审核,请考生耐心等待或咨询报考点。 2.“待补充材料”:表示提交材料中有不符合要求的,请考生根据提示在规定时间内修改网上确认材料或持报考材料到现场进行报考材料审核。考生提交补充材料后,须再次登录研招网信息确认系统查看再审核结论。 3.“审核通过”:表示材料上传完整正确,完成本次考试报名确认。经招生单位审核同意后在规定时间内打印准考证参加考试。 4.“审核不通过”:表示未通过资格审核。若考生对审核结果有异议,可携带报考材料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报考点指定地点进行现场审核。
[广东] 2023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NTCE”调查问卷
[福建] 2023年我省成人高考顺利结束
10月21至22日,2023年我省成人高考顺利举行。全省共报考11.05万人,其中专升本7.14万人,高起专3.91万人,共设置25个考区、103个考点,3611个考场。全省各地考试过程平稳顺利,考场秩序井然,考风考纪良好。 今年我省成人高考严格落实教育部和省教育厅部署要求,扎实做好考前各项准备工作。一是由省教育考试院领导和省教育厅学生处、职成处负责人带队分组赴全省“九市一区”,督促落实考前各项准备工作;二是从公办本科高校抽调熟悉考务工作的干部组成10个巡考组,考试期间驻点“九市一区”监督检查各考区组考工作;三是所有考点配备智能安检门,严格落实进入考点、考场“1+1双安检”,防范手机等高科技作弊行为;四是加强宣传服务工作,通过官网、官微和短信等平台渠道及时发布成人高考温馨提醒和相关政策规定。 考试期间,省教育厅副厅长李绚,省教育考试院党委书记林清泉,省教育考试院院长黄俊兴和省工信厅、省公安厅、省通信管理局等招委会成员单位部门负责同志在省教育招生考试指挥中心联合值班,网上巡查各考区、考点、考场的考试情况。 下一阶段,省教育考试院将继续做好评卷、录取等环节工作,确保今年我省成人高校招生工作公平公正、平安顺利。
[广东] 广东省2023年10月自学考试考前温馨提示
广东省202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将于10月28日至29日举行,省教育考试院特别提醒广大考生: 一、提早打印准考证2023年10月自学考试准考证10月18日上午10时起在自学考试管理系统(网址:https://www.eeagd.edu.cn/zkselfec/)开通打印。请考生提早打印准考证并认真核对个人信息,考前认真阅读准考证中考试时间、地点、考试注意事项等内容。考生在打印准考证过程中如遇问题,请向当地市自考办咨询。二、携带相关证件考生须携带本人准考证和有效身份证原件(不含电子身份证)方可参加考试。如考生身份证件遗失,则须携带有效期内的临时身份证或公安部门开具的带相片的身份证明入场参加考试(军人、港澳和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及外籍人士可持考籍登记的对应证件原件参加考试)。因手机不得带入考场,考场内无法通过查看手机内的电子身份证进行身份核验,故电子身份证不作为考试入场有效证件使用。 三、带齐考试用品请考生准备好考试需要的相关文具,如2B铅笔、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直尺、三角板、圆规、橡皮擦等,除必要文具之外任何物品不准带入考场。严禁携带任何通讯工具(如手机、对讲机及其他无线接收、传送设备)、电子计算器(可以使用计算器的课程除外)、电子记事本、电子存储记忆录放设备、照相机、电子摄录设备、涂改液、修正带等与考试无关的物品进入考场。可以使用计算器的课程,计算器不得有程序储存功能。四、按时参加考试考试当天,请考生规划好出行线路,提前1小时到达考点,主动接受监考员按规定进行的身份验证(包括人脸识别技术和人工比对身份证检查)、金属探测仪安全检查和随身物品检查等。已到考生须在点名卡的签名框内签名确认。开考15分钟后不准进入考场,交卷出场时间不得早于每门课程考试结束前30分钟,出场后不得再进入考场,考试终了信号发出后应立即停止作答,严禁带走试卷和草稿纸。五、遵守考试纪律考场实行全覆盖、全时段网上监控和录像,监控视频和后期的录像回放将作为认定考试违规的依据,请考生自觉遵守考场纪律。试题、答题卡、草稿纸等均属于涉考材料,不允许以任何形式拍照传出或带离考场。特别提醒:考试过程中考生如携带手机、智能手表等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无论是否使用,均将依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认定为考试作弊。 考生须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考试有关规定,诚信考试。如有违规行为,一经查实,将根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等规定严肃处理,并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有组织作弊、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考试试题及答案的;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等行为的,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六、提高警惕防受骗请考生不要轻信各种兜售“试题或答案”的诈骗信息,如有线索可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共同抵制有害信息的侵扰,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预祝考生取得理想的成绩!附件:各地市自学考试办公室官网、公众号及咨询电话一览表广东省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2023年10月24日
[广西] 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专业报名常见疑问解答
1.问:艺术类专业在普通高考(以下简称高考)报名时,应选择什么报考类别?答:2024年我区高考报考类别分为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三个类别。考生报考艺术类专业须选择艺术类,报考类别一经确认,不能更改。 2.问:报考艺术类专业的考生什么时间报名?答:2023年10月23日至10月31日17:30,与我区高考报名时间同时进行。 3.问:艺术类专业的报考条件是什么?答:符合2024年我区高考统考报名条件且具有一定艺术基础者均可报考。所有报考艺术类专业的考生均须参加我区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以及对应艺术类科类的专业考试。 4.问:艺术类包含哪些科类?各科类之间可以兼报吗?答:我区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专业全区统一考试(以下简称全区艺术统考)设置音乐类、舞蹈类、表(导)演类、播音与主持类、书法类、美术与设计类和戏曲类等7个考试类别,考生只能选择7个考试类别中的一个进行报考,其中,报考音乐类的考生,可兼报音乐表演、音乐教育方向,报考音乐教育方向须明确器乐主项或者声乐主项;报考表(导)演类的考生,可兼报戏剧影视表演、戏剧影视导演方向。报考音乐类、舞蹈类、表(导)演类、播音与主持类、书法类、美术与设计类等6个类别的考生须参加我区组织的全区统一考试。报考戏曲类的考生须参加相关省市或高校组织的省际联考(高考报名时没有在加试科目中勾选戏曲类的考生,如自行参加相关省市或高校组织的省际联考成绩无效)。 5.问:音乐类分为哪些方向?答:音乐类分为音乐表演和音乐教育2个方向,其中音乐表演设置器乐和声乐两个方向,考生须选择其中一个方向参加考试。音乐教育有主副项之分,考生须从器乐和声乐两个科目中选择一项作为主项(另一项自动作为副项)参加考试,主、副项对应的招生专业,由招生高校自主确定。 6.问:舞蹈类分为哪些方向?答:舞蹈类分为中国舞、芭蕾舞、国际标准舞、现代舞和流行舞5个舞种方向,考生须选择其中一个方向参加考试。 7.问:表(导)演类分为哪些方向?答:表(导)演类分为表演(戏剧影视表演)、表演(服装表演)和戏剧影视导演3个方向,其中戏剧影视表演、戏剧影视导演方向可以兼报。 8.问:艺术类专业校考如何报名?答:艺术类专业校考报名由各招生高校组织,具体考试时间、地点和要求由招生高校确定,考生可根据招生高校的要求履行专业考试报名手续。参加全区艺术统考且成绩合格的考生方可参加校考。 9.问:2024年全区艺术统考考试时间?答:预计2023年12月初,具体考试时间请关注“广西招生考试院”网站(https://www.gxeea.cn,下同)或者微信公众号“柳园清风”发布的通知公告。 10.问:2024年全区艺术统考考点怎么安排?考试形式是怎样的?答:2024年全区艺术统考书法类、美术与设计类、音乐类的《乐理》和《听写》科目、表(导)演类戏剧影视导演方向的《叙事性作品写作》等纸笔考试科类由各设区市安排在标准化考点组织考试;其他考试科类[表(导)演类服装表演方向除外]采用“先录后评”的考试形式,全区统一集中组织考试。各科类具体考点安排情况请关注“广西招生考试院”网站或者微信公众号“柳园清风”发布的通知公告。 11.问:2024年全区艺术统考各科类考试说明在哪里可以查询到?答:根据教育部的要求,自治区招生考试院修订完善了2024年全区艺术统考各科类考试说明,考生可登录“广西招生考试院”网站点击“考试命题”栏目查阅相关内容。 12.问:2024年全区艺术统考各科类总分是多少?答:2024年全区艺术统考各科类总分为300分。 13.问:报考艺术类专业的考生是否可以兼报普通类志愿?答:报名参加艺术类专业考试的考生,在文化统考成绩和艺术类专业均符合要求的条件下,可以同时填报艺术类专业和普通类专业志愿,也可两者选其一进行填报,非艺术类专业考生不能填报艺术类专业志愿。
[广西] 自治区教育厅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关于做好我区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体检工作的通知
桂教考试〔2023〕4号各市、县(市、区)教育局、卫生健康委(局)、招生考试院(考试中心、招生办):为做好我区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以下简称高考)考生体检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组织机构高考体检工作由各设区市教育局、招生考试院(考试中心)会同卫生健康委(局)制定当地体检工作组织实施办法,由市、县招生考试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组织实施。二、体检单位高考体检须在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含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或相应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主检医生由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含副主任医师)职称、责任心强的医生担任。非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为考生作出的体检结论无效。三、体检方式高考体检采用无纸化体检方式进行,无需考生、体检医院填写纸质体检表,考生体检信息采集过程无纸化,体检结论数据化,体检信息可进行高效查阅、管理等。无纸化体检具体操作说明详见“广西招生考试院”网站(https://www.gxeea.cn/)“普通高考-通知公告”栏目。四、体检项目根据《教育部 卫生部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教学〔2003〕3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教育部 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12号)、《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及《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关于明确慢性肝炎病人并且肝功能不正常的具体判定标准的函》(教学司函〔2010〕22号)等文件精神确定体检项目,具体为眼科(含视力、色觉、眼病等),内科(含血压、发育状况、心脏及血管、呼吸系统、神经精神、腹部器官等),外科(含身高、体重、皮肤、面部、颈部、脊柱、四肢、关节等),耳鼻喉科(含听力、嗅觉、耳鼻喉等),口腔科(含唇腭、牙齿、口吃等),胸部透视,肝功能检查等。五、既往病史填写及确认考生须关注自治区招生考试院微信公众号“柳园清风”,点击“无纸化体检考生端”登录系统(以下简称“无纸化体检考生端”),根据实际情况提前填写自身既往病史,并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没有既往病史也须填写“无”,没有填写既往病史栏目的不能参加高考体检。考生如需对既往病史进行解释说明的,可将病例、检查报告、出院记录等拍照上传至“无纸化体检考生端”。入学后发现故意隐瞒既往病史者,学校有权按本校招生章程作出处理。六、体检结论体检医生应本着对考生负责、对招生院校负责的精神,认真开展体检工作,根据教学〔2003〕3号文件对考生体检如实作出相应的规范准确的结论,并按要求认真在无纸化体检系统中准确录入考生体检结论,本批次考生体检结束后,各科室主检医生须登录无纸化体检系统后台,对考生体检结果进行确认并填写结论后提交,总检医生须登录无纸化体检系统后台,对全部体检结果进行确认。 七、结论告知各市、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应告知考生及时关注本人体检结论。体检前,要提醒考生在体检过程中关注体检医生作出的各项体检结论或意见,体检过程中考生可随时通过“无纸化体检考生端”查看体检进度或结论。全部体检项目完成并出示胸部透视和肝功能检查结果后,考生可以通过“无纸化体检考生端”查看本人全部的体检结论。如考生对体检结论无异议,须在结论页面签字确认。八、体检完成时间各地体检工作须于2024年3月15日前完成,具体体检时间由各设区市招生考试机构会当地高考体检医院确定,并报自治区招生考试院备案,以便安排技术人员现场指导无纸化体检系统使用,备案联系人及电话:自治区招生考试院廖永进,0771—5305125。九、复检和终检(一)复检和终检申请。考生阅知体检结果时,如有疑问,可向当地市、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或所在中学咨询。如对体检结论有异议的,可在报名所在地市、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规定的时间内在“无纸化体检考生端”申请复检。考生提交复检申请后,考生所在中学,市、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须登录无纸化体检系统后台逐级审核,审核通过后由各设区市招生考试机构统一组织实施复检工作,复检时间不得晚于2024年4月5日。复检费用由考生自行承担。对复检结果仍有异议的考生,须于2024年4月7日前在“无纸化体检考生端”申请终检。没有按当地招生考试机构要求参加体检或进行第一轮复检的考生,不得直接申请终检。终检项目为肝CT或者肺CT。身高、体重、视力、色觉、血压等5个项目不安排终检,考生对这5个项目体检结论有异议的,按复检申请流程在规定时间内申请复检,以复检结论作为相应项目的最终体检结果。终检费用由考生自行承担。(二)终检医院。终检医院由自治区教育厅商自治区卫生健康委指定,负责对有异议的体检结论作出最终裁定。经自治区招生考试院批准终检的考生,持本人身份证按规定时间到指定医院参加终检。终检工作原则上由各设区市招生考试院(考试中心)负责组织,时间安排在2024年5月上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三)转氨酶不正常的判定及处理。根据教学司函〔2010〕22号文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简称转氨酶)超过参考值上限指标(标准为40IU/L)2倍以上(含2倍),应当进行B超复查。各市、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应当提醒转氨酶超过参考值上限指标(标准为80IU/L)及以上的考生,在当地同一高考体检医院再次进行血液检查。对再次检查的结论有异议的考生,须在“无纸化体检考生端”申请复检,复检项目为B超复查。复查结果为“阴性”“无异常”或“脂肪肝”的,该项体检结论认定为合格;其他情况由复检医院如实记录B超所见状况并在无纸化体检系统对应栏目准确填写。对复查结果仍有异议的考生,可以在“无纸化体检考生端”申请终检,终检项目为肝CT检查。转氨酶超过参考值上限指标(标准为80IU/L)及以上但没有参加复检的考生,招生院校可以不予录取。参加复检或终检的考生,如检查结论不属于上述可认定为合格的情况,自治区招生考试院在录取过程中会将检查记录如实提供给有关招生院校,由招生院校决定是否录取。(四)保障考生权益。各市、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应当为对体检结论提出异议的考生安排再次检查的机会。获批进行了复检的考生,其电子档案的相应项目体检结果以复检为准,原体检结论作废;对复检结果仍有异议获批进行了终检的考生,其电子档案的相应项目体检结果以终检为准,原体检结论和复检结论作废。没有按规定时间和程序进行复检或者终检的,均以无纸化体检系统上录入的结论作为最终体检结果。考生应在高考报名所在地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高考体检,不接受考生自行到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检查所得的结论。十、加强组织管理(一)各地招生考试机构和卫生健康部门要加强对高考体检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监督管理责任,联合对参与体检工作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确保体检工作顺利进行,体检结果真实、准确。对考生或工作人员在体检中有舞弊行为的,将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教育部令第36号)严肃处理。(二)在招生录取和高校新生入学体检过程中,如发现因体检医院不认真负责导致体检项目缺漏、考生身体状况与新生入学体检结论有明显出入的,自治区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将把相关体检医院、体检项目、主检医生及相关情况向自治区卫生健康委通报。 附件:1.教育部 卫生部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教学〔2003〕3号)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教育部 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 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12号)3.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 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4.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关于明确慢性肝炎病人并且肝功能不正常的具体判定标准的函(教学司函 〔2010〕22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10月16日附件1 教育部 卫生部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教学〔2003〕3号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文明程度的进一步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开始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就业已实行双向选择,原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中实行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为此,在充分征求高等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部门意见的基础上,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并在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中实行。为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指导意见》是深入贯彻依法行政、依法治招、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招生自主权,明确高等学校在招生体检方面的责任、深化高等学校招生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体现了对所有考生权益的保护,对残疾考生的关爱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二、《指导意见》对普通高等学校录取新生身体状况的要求与原《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不同的是:1.进一步放宽对患疾病或生理缺陷者的录取要求。除患有传染性疾病、精神性疾病、血液病、心脏病、高血压等无法完成学业的疾病及学习不能自理的考生,高等学校可以不予录取外,对患有其他疾病的考生,只要不影响专业学习和其他学生,录取时一般应不受限制。2.对原体检标准规定患有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的考生不能录取的专业进行了调整。明确了由于所患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不能按专业培养方案完成学业的录取受限专业;对患有不影响专业学习的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但今后对在该专业领域内就业可能有影响的,提出不宜就读专业的指导性建议,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报专业。3.由于视力及肝功不正常等方面的原因,高等学校可限定部分专业不予录取。4.对肢体残疾、不影响所报专业学习,且高考成绩达到录取要求的考生,高等学校不能因其残疾而不予录取。5.高等学校应对入学新生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复查,对复查后不能进行正常学习的,按学籍管理规定处理。三、《指导意见》只作为高等学校录取新生时对其身体健康状况要求的指导性意见。高等学校可根据本校的办学条件和专业培养要求,提出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补充规定,补充规定必须合法、合理,有详细的说明和解释,但不得以不具备办学条件或不符合培养要求为由,拒收确能进行所报专业学习的残疾考生。补充规定要在招生章程中向社会公布。四、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是高等学校录取时对考生进行德智体全面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和高等学校要充分重视,并根据本通知的有关要求,制定详细的实施办法,向社会做好宣传解释工作。省级招办在录取阶段要给高等学校提供完整、清晰的考生体检电子档案,以便于高等学校录取时审核。残疾考生招生工作是高校招生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省级招生委员会可吸收本省残联作为成员单位,加强协调与合作。五、原《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从本通知发布之日起停止执行。六、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将本通知及《指导意见》尽快转发至本地区各高等学校。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一、患有下列疾病者,学校可以不予录取1.严重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经手术治愈,或房室间隔缺损分流量少,动脉导管未闭返流血量少,经二级以上医院专科检查确定无需手术者除外)、心肌病、高血压病。2.重症支气管扩张、哮喘,恶性肿瘤、慢性肾炎、尿毒症。3.严重的血液、内分泌及代谢系统疾病、风湿性疾病。4.重症或难治性癫痫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严重精神病未治愈、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和依赖。5.慢性肝炎病人并且肝功能不正常者(肝炎病原携带者但肝功能正常者除外)。6.结核病除下列情况外可以不予录取:(1)原发型肺结核、浸润性肺结核已硬结稳定;结核型胸膜炎已治愈或治愈后遗有胸膜肥厚者;(2)一切肺外结核(肾结核、骨结核、腹膜结核等)、血行性播散型肺结核治愈后一年以上未复发,经二级以上医院(或结核病防治所)专科检查无变化者;(3)淋巴腺结核已临床治愈无症状者。二、患有下列疾病者,学校有关专业可不予录取1.轻度色觉异常(俗称色弱)不能录取的专业:以颜色波长作为严格技术标准的化学类、化工与制药类、药学类、生物科学类、公安技术类、地质学类各专业,医学类各专业;生物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动物医学、动物科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生态学、侦查学、特种能源工程与烟火技术、考古学、海洋科学、海洋技术、轮机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化工程、林产化工、农学、园艺、植物保护、茶学、林学、园林、蚕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水产养殖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材料化学、环境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体育教育、运动训练、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各专业。2.色觉异常Ⅱ度(俗称色盲)不能录取的专业,除同轻度色觉异常外,还包括美术学、绘画、艺术设计、摄影、动画、博物馆学、应用物理学、天文学、地理科学、应用气象学、材料物理、矿物加工工程、资源勘探工程、冶金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交通运输、油气储运工程等专业。专科专业与以上专业相同或相近专业。3.不能准确识别红、黄、绿、兰、紫各种颜色中任何一种颜色的导线、按键、信号灯、几何图形者不能录取的专业:除同轻度色觉异常、色觉异常Ⅱ度两类列出专业外,还包括经济学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农业经济管理类、图书档案学类各专业。不能准确在显示器上识别红、黄、绿、蓝、紫各颜色中任何一种颜色的数码、字母者不能录取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4.裸眼视力任何一眼低于5.0者,不能录取的专业:飞行技术、航海技术、消防工程、刑事科学技术、侦察。专科专业:海洋船舶驾驶及与以上专业相同相近专业(如民航空中交通管制)。5.裸眼视力任何一眼低于4.8者,不能录取的专业:轮机工程、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科专业:烹饪与营养、烹饪工艺。6.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不能录取的专业:学前教育、航海技术、飞行技术等。专科专业:面点工艺、西餐工艺、烹饪与营养、烹饪工艺、食品科学与工程等(注:此条已经取消,详见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三、患有下列疾病不宜就读的专业1.主要脏器:肺、肝、肾、脾、胃、肠等动过较大手术,功能恢复良好,或曾患有心肌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慢性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病史,甲状腺机能亢进已治愈一年的,不宜就读地矿类、水利类、交通运输类、能源动力类、公安学类、体育学类、海洋科学类、大气科学类、水产类、测绘类、海洋工程类、林业工程类、武器类、森林资源类、环境科学类、环境生态类、旅游管理类、草业科学类各专业,以及土木工程、消防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农学、法医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动物科学各专业。专科专业不宜就读烹饪工艺、西餐工艺、面点工艺、烹饪与营养、表演、舞蹈学、雕塑、考古学、地质学、建筑工程、交通土建工程、工业设备安装工程、铁道与桥梁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公路与桥梁工程、铁道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专业。2.先天性心脏病经手术治愈,或房室间隔缺损分流量少,动脉导管未闭返流血量少,经二级以上医院专科检查确定无需手术者不宜就读的专业同第三部分第一条。3.肢体残疾(不继续恶化),不宜就读的专业同第三部分第一条。4.屈光不正(近视眼或远视眼,下同)任何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400度的,不宜就读海洋技术、海洋科学、测控技术与仪器、核工程与核技术、生物医学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专科专业:与以上相同或相近专业。5.任何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800度的,不宜就读地矿类、水利类、土建类、动物生产类、水产类、材料类、能源动力类、化工与制药类、武器类、农业工程类、林业工程类、植物生产类、森林资源类、环境生态类、医学类、心理学类、环境与安全类、环境科学类、电子信息科学类、材料科学类、地质学类、大气科学类及地理科学、测绘工程、交通工程、交通运输、油气储运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生物工程、草业科学、动物医学各专业。专科专业:与以上相同或相近专业。6.一眼失明另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400度的,不宜就读工学、农学、医学、法学各专业及应用物理学、应用化学、生物技术、地质学、生态学、环境科学、海洋科学、海洋技术、生物科学、应用心理学等专业。7.两耳听力均在3米以内,或一耳听力在5米另一耳全聋的,不宜就读法学各专业、外国语言文学各专业以及外交学、新闻学、侦察学、学前教育、音乐学、录音艺术、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各专业、医学各专业。8.嗅觉迟钝、口吃、步态异常、驼背,面部疤痕、血管瘤、黑色素痣、白癜风的,不宜就读教育学类、公安学类各专业以及外交学、法学、新闻学、音乐表演、表演各专业。9.斜视、嗅觉迟钝、口吃不宜就读医学类专业。此部分内容供考生在报考专业志愿时参考。学校不得以此为依据,拒绝录取达到相关要求的考生。四、其他1.未列入专业目录或经教育部批准有权自定新的学科专业,学校招生时可根据专业性质、特点,提出学习本专业对身体素质、生理条件的要求,并在招生章程中明确刊登,做好咨询解释工作。2.公安类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按公政治〔2000〕137号文件执行。3.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按〔1997〕后联宇2号文件执行。 附件2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教育部 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1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人事、劳动保障)厅(局)、教育厅(教委)、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事局、劳动保障局、教育局、卫生局:近年来,国家对保障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含入幼儿园、托儿所,下同)、就业权利问题高度重视,就业促进法、教育法、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以是传染病病原携带者为由拒绝录用;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传染病病原携带者。2007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下发《关于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就业权利的意见》,要求用人单位在招、用工过程中,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卫生部规定禁止从事的工作外,不得强行将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作为体检标准。但目前仍有不少教育机构、用人单位在入学、就业体检时违规进行乙肝病毒血清学项目检查,并把检查结果作为入学、录用的条件;一些地方行政机关监督检查不到位,违法追究不落实,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就业受限制现象仍时有发生。为进一步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公平入学、就业权利,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进一步明确取消入学、就业体检中的乙肝检测项目 医学研究证明,乙肝病毒经血液、母婴及性接触三种途径传播,日常工作、学习或生活接触不会导致乙肝病毒传播。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用人单位在公民入学、就业体检中,不得要求开展乙肝项目检测(即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检测,包括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乙肝病毒表面抗体、乙肝病毒e抗原、乙肝病毒e抗体、乙肝病毒核心抗体和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苷酸检测等,俗称“乙肝五项”和HBV-DNA检测等,下同),不得要求提供乙肝项目检测报告,也不得询问是否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不得在入学、就业体检中提供乙肝项目检测服务。因职业特殊确需在入学、就业体检时检测乙肝项目的,应由行业主管部门向卫生部提出研究报告和书面申请,经卫生部核准后方可开展相关检测。经核准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不得从事的职业,由卫生部向社会公布。军队、武警、公安特警的体检工作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入学、就业体检需要评价肝脏功能的,应当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简称转氨酶)项目。对转氨酶正常的受检者,任何体检组织者不得强制要求进行乙肝项目检测。二、进一步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就业权利,保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隐私权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卫生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教育法、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及相关法规和规章,切实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公平入学、就业权利。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不得以学生携带乙肝表面抗原为理由拒绝招收或要求退学。除卫生部核准并予以公布的特殊职业外,健康体检非因受检者要求不得检测乙肝项目,用人单位不得以劳动者携带乙肝表面抗原为由予以拒绝招(聘)用或辞退、解聘。有关检测乙肝项目的检测体检报告应密封,由受检者自行拆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拆阅他人的体检报告。三、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入学、就业体检有关工作要依照修订后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用)》、招生体检工作相关规定的要求执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卫生部门要抓紧对现行有关政策进行清理,凡属本部门发布的与本通知规定不一致的文件,自接到本通知之日起不再执行;属于地方人民政府发布的,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卫生部门要依据职责,向所属人民政府提出废止或修改的建议,自接到本通知之日起30日内完成废止或修改工作。教育部门要按照修改后的招生体检工作相关规定,进一步规范入学体检表格内容。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部门要加强对教育机构的监督检查,督促教育机构在招生体检中严格执行本通知相关规定,及时制止、纠正违规进行乙肝项目检测的行为;对教育机构违反本通知规定,要求学生进行乙肝项目检测的,要及时制止、纠正,给予通报批评,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处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用人单位招工、招聘体检和技工院校招生体检的监督检查,督促用人单位、技工院校严格执行本通知的规定;对用人单位违反本通知规定,要求受检者进行乙肝项目检测的,要及时制止、纠正,并依照《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给予罚款等处罚;对技工院校违反本通知规定,要求学生进行乙肝项目检测的,要及时制止、纠正,给予通报批评,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处分。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体检的监督管理,确保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按照本通知规定,停止在入学、就业体检中进行乙肝项目检测,并保护受检者的隐私。对违反本通知规定进行乙肝项目检测,或泄露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个人隐私的医疗卫生机构,卫生行政部门要及时纠正,给予通报批评;违规情节、后果严重的,禁止其开展体检服务。对泄露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隐私的医护人员,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要依照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七条、《护士条例》第三十一条的规定给予警告、责令暂停执业活动或者吊销执业证书的处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卫生部门要设立并公布投诉、举报电话,认真受理投诉、举报;要督促党政机关在录用人员体检中带头执行不检测乙肝项目的规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卫生行政部门要对本通知的贯彻落实作出专门部署,并按照职责分工,明确监督检查对象,落实责任人,对其工作人员和下级部门履行本通知规定职责的情况加强监督。上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卫生部门发现下级部门,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卫生部门发现本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未按照本通知要求履行职责,有失职、渎职行为的,要在职权范围内及时予以纠正,并依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二十条的规定给予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卫生部门要自觉接受监察机关对本行政机关履行本通知规定职责情况的检查,配合监察机关依法查处失职、渎职行为。四、加强乙肝防治知识和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规章的宣传教育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卫生部门要高度重视乙肝防治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宣传教育工作,制定宣传方案,做出工作安排。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积极帮助用人单位了解相关规定,引导劳动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教育部门要面向教育机构开展系列宣传教育,将乙肝病毒传播途径与防治基本知识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卫生部门要把加强乙肝防治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当地健康教育规划,广泛宣传乙肝科学知识以及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权利的法律、法规、规章。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卫生部门要密切配合同级广电、新闻出版部门,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宣传乙肝防治的科学知识,让老百姓看得懂、易接受、印象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部门要密切配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加强对乙肝治疗和药品虚假广告的查处和打击,防止其误导公众。有关宣传活动要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要通过宣传引导,帮助社会公众全面正确了解乙肝防治知识,消除公众在与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一起工作、学习问题上的疑虑,形成有利于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就业的良好社会氛围。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卫生部门要密切关注本通知的执行情况,广泛收集社会反映,及时了解和处理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制定应对预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卫生部门要在本通知执行一段时间后,就本地区执行通知的情况联合开展专项检查,并于2010年10月底前将检查情况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卫生部报告;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卫生部门要将本地区、本部门落实本通知中发生的重大问题,及时向上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卫生部门报告。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教 育 部 卫 生 部 二○一○年二月十日附件3 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厅(教委)、卫生厅(局),高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按照《食品安全法》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教育部 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12号)的要求,现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涉及乙肝检查等事项通知如下: 一、取消教育部 卫生部 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附件)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不能录取学前教育、航海技术、飞行技术、面点工艺、西餐工艺、烹饪与营养、烹饪工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限制。 二、取消乙肝项目检测,即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检测,包括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乙肝病毒表面抗体、乙肝病毒e抗原、乙肝病毒e抗体、乙肝病毒核心抗体和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苷酸检测等,俗称“乙肝五项”和HBV-DNA检测;继续保留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简称转氨酶)检测作为体检项目。如果受检者转氨酶正常,不得进行乙肝项目检测;如果转氨酶异常,可进一步明确诊断。三、研究生招生对学生的入学身体检查,严格按上述规定执行。 四、请各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据此规范入学体检表格内容。五、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将本通知转发至本地区所有普通高等学校和研究生招生单位。六、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 二○一○年二月十一日 附件4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关于明确慢性肝炎病人并且肝功能不正常的具体判定标准的函教学司函〔2010〕2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根据《卫生部医政司关于建议修改高等学校入学体检有关规定的函》(卫医政管便函〔2010〕76号)的建议要求,现将“慢性肝炎病人并且肝功能不正常的”具体判定标准通知如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简称转氨酶)超过参考值上限指标2倍以上者(含2倍),应当进行B超复查。B超复查诊断肝部弥漫性病变者(脂肪肝除外),体检结论为不合格。请将本通知转发至本地区所有普通高等学校和研究生招生单位。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 二○一○年四月十三日
[广西] 广西2023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成绩查询及复核公告
2023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成绩将于11月8日10:00起公布,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成绩查询考生需登录“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站(http://ntce.neea.edu.cn/)查询笔试成绩。二、成绩复核考生如对本人的笔试成绩有异议,可自成绩公布之日起10日内申请成绩复核,逾期不再受理。申请办法:登录“广西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考生自助平台”(https://jz.gxeea.cn:8083,以下简称考生自助平台)-“笔试成绩复核申请”,按要求提交个人信息。自治区招生考试院负责汇总考生信息上报,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负责成绩复核。成绩复核的内容为:考生的分数是否存在统计错误,不提供评分细则,不提供查卷和重评,超出规定事项范围的申请不予受理。考生提交复核申请15日后可登录考生自助平台查看复核结果。三、成绩使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各单科成绩有效期为2年,具体有效日期公布在成绩单上,考生可在报名网站自行查询。笔试成绩全国范围内有效,考生只要有相应的笔试合格成绩处在有效期内,即可选择符合报考条件的省份报考相应类别的面试。四、身份信息变更处理如考生参加笔试后进行了身份信息变更,成绩合格的考生须申请变更笔试成绩信息再报考面试。申请办法为:将本人居民身份证、户口簿本人页、笔试成绩查询页面截图、申请书(写明申请更正事项、联系方式及手写签名)等材料的扫描件上传至考生自助平台的“笔试合格后信息变更申请”。考生须于11月6日17:00前报送更正申请材料,否则将不能及时办理而无法报名当次面试。考生如不申请笔试成绩信息变更,以变更前的信息、身份证报名和参加面试,面试合格后再申请信息变更的,一律不予受理。其他原因导致笔试成绩信息与个人身份证信息不一致的,一律不予受理更正。笔试和面试均合格者,由教育部教育考试院颁发“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是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必备条件,有效期为3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招生考试院 2023年10月23日
[上海]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关于做好2023年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沪教考院中招〔2023〕17号)
各区招生考试机构: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转发<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关于2023年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细则>的通知》(沪教委职〔2023〕47号)文件精神,2023年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中职学业考”)报名工作安排如下:一、考试科目和时间考试日期考试时间考试科目12月2日(星期六)8:30起(每场10分钟)英语口试12月16日(星期六)9:00—10:40语文13:30—15:10数学12月17日(星期日)9:00—10:30英语(含听力测试)13:30起(每场60分钟)信息技术二、报名时间各区招生考试机构(以下简称“区招考机构”)可通过登录上海市中职校学业水平考试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考试管理系统”),于11月1日至11月6日组织本区学生的报名工作。三、报名对象本市普通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在籍学生中,2022学年入学的二年级学生(不含中高职贯通、五年一贯制、中本贯通、外招和成人中专等学生),以及2022学年入学的新疆、西藏(含青海)内职班学生均须报名参加语文、数学、英语和信息技术4门科目考试。学生在休学期间不得报名。上海音乐学院附属中等专科学校、上海市体育运动学校、上海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育学校、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上海市马戏学校、上海市第二体育运动学校、上海市舞蹈学校等艺体类学校的在籍学生由学校组织自愿报考。每位学生原则上仅有1次报考机会。因留级、办理正式休学手续后复学等原因转入的学生,均须同期报考中职学业考。根据教育部颁布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中等职业教育电子与信息大类专业学生可免考信息技术,其成绩记为“免考”,但须参加语文、数学和英语3门科目的考试。四、报名组织学生通过学籍所在学校集体报名,其基本信息由本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系统统一提供。有分校区的中职校(特别是跨区分校),须在10月27日前按学籍完成分校区学生的信息分类及上报,上报完成后可统一安排学生在分校区所在区进行报名考试。各学校根据所在区安排的时间组织本校学生对报名信息进行确认。如学生基本信息有误,可向学校提出更改申请,经学校审核同意后,由学校负责在11月2日前通过本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系统进行更正。首次参加报名的学生将取得报名号,报名号是考生参加中职学业考唯一的身份识别号码。学校完成报名后,须统一打印报名信息确认表,并由学生本人及其监护人核对签字确认,学校保管备查,保存期三年。区招考机构通过考试管理系统,统计本区报名、报考情况,打印报名、报考汇总表并加盖公章后于11月7日前报市教育考试院中招办。五、其他相关说明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2023年上海市残疾学生申请统一学业考试合理便利工作的通知》(沪教委基〔2023〕6号)精神,本市中职学业考按照该通知要求为残疾考生在考试中提供相应的合理便利。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 2023年10月16日
[广西] 广西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确认注意事项公告
一、网上确认时间(一)网上确认截止日期为2023年11月3日。(二)审核未通过需补充材料的,提交补充材料的截止日期为2023年11月4日。(三)网上确认系统关闭时间为2023年11月4日17:30。具体时间安排请查看各报考点公告。二、网上确认要求(一)所有考生均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网上确认手续,逾期不再补办。(二)确认时应按报考点要求在网上确认系统中提交相关材料。考生须如实提供材料,因弄虚作假造成的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三)所有考生均应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再修改,因填写错误引起的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四)考生应仔细阅读网上确认系统中的诚信承诺书,通过网上确认的考生,视为已签署承诺书。三、网上确认系统网上确认系统网址:https://yz.chsi.com.cn/wsqr/stu/ 网上确认系统二维码:考生可以使用手机、电脑等进入网上确认系统。进入登录页面后,输入本人网上报名的学信网账号、密码即可登录系统。考生应全程根据网页提示和要求内容依序操作,直至完成材料提交全过程。建议考生尽量错峰确认,不要在确认的最后一天扎堆提交审核材料,以免由于审核未能通过需要进一步提供的材料没有充足的时间及时补充。四、考生上传材料要求(一)必传材料。1.本人近三个月内正面、免冠、无妆、无美颜及修图、彩色电子证件照(蓝色或白色背景,具体以报考点要求为准,该照片将用于初试准考证、学信网录取登记表等重要材料照片和考生身份验证,考生务必慎重对待)。(证件照标准示例照片)2.考生本人手持身份证正面照片。(手持身份证照片示例)(二)其他材料。1.非我区普通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的考生,需上传符合在广西报考的资格证明材料。请根据自身情况,按系统提示上传以下材料:(1)广西区内户口簿首页和登载本人户籍信息的“常住人口登记卡”页,集体户口需提供首页及个人单页;(2)本人近三个月在我区的社会保险缴费证明;(3)在校研究生报考须上传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2.研招网报名系统有提示“学籍学历校验不通过”的考生,需上传相应学历学籍证明材料。 (1)应届毕业生(含成人教育):上传“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的《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 (2)往届毕业生:上传“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 (3)境外学历:上传“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4)未取得毕业证的自学考试或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考生,上传“学校开具的成绩证明”或“准考证”照片,自学考试成绩成绩证明也可上传省级教育考试机构开具的成绩证明;(5)因变更姓名或身份证号码导致学历(学籍)信息验证未通过的考生,除上传上述对应证明外,还须提供本人信息变更的证明(记载曾用名和现用名的户口簿或公安机关出具的相关证明)。3.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需上传《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以便有关单位确认资格及复核。 4.报考点要求的其他材料。以上材料照片,请保证边框完整,字迹清晰可见,亮度均匀。五、审核结果说明报考点审核完毕后将通过网上确认系统向考生反馈审核结果,请考生在报考点规定的时间内登录网上确认系统查询审核结果,审核结果分为以下三类:(一)审核通过:考生已完成报名信息网上确认。(二)审核不通过,需要补充(或修改)材料:考生需根据系统提示在规定时间内补充(或修改)有关材料并重新提交上传。(三)审核不通过:因不符合国家报考条件或报考点接收条件导致最终审核不通过的考生,报名信息无效。如有异议,考生可向所选择的报考点咨询。曾因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作弊被停考且在停考期内,及其他报考条件不符合教育部有关规定的,即使通过报名和网上确认审核,其结果仍无效。 广西壮族自治区招生考试院2023年10月24日
[广东] 关于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体育类专业考试有关事项的通知
各地级以上市招生办公室(考试中心、考试院),各普通高校:为做好我省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体育类专业考试有关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考试项目2024年起,我省在原有的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游泳等项目基础上增设健美操、啦啦操项目,原有项目考试科目和分值无变化,7个项目不可兼报。健美操、啦啦操项目的基本素质、专项基础考试内容和分值根据项目特点单独设定,其中,基本素质考试总分150分,包括连续俯卧撑(50分)、20秒两头起(50分)、3×10米8字绕杆跑(50分)三个小项;专项基础考试总分150分,分为健美操专项基础和啦啦操专项基础,包括柔韧(左右纵劈叉)(50分)、控倒立(50分)、规定成套动作(健美操成套、啦啦操成套)(50分)三个小项。二、考试实施体育类专业考试执行《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体育类专业考试科目和要求》(见附件)。具体考试时间和地点另文通知。请各地市及时将有关安排和要求通知各相关中学和考生。附件: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体育类专业考试科目和要求广东省教育考试院2023年10月23日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体育类专业考试科目和要求.pdf1.健美操规定成套动作配乐.mp32.健美操规定成套动作完整示范.mp43.健美操规定成套动作教学示范.mp44.啦啦操规定成套动作配乐.mp35.啦啦操规定成套动作完整示范.mp46.啦啦操规定成套动作教学示范.mp4
[广东] 关于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我省部分报考点接收范围调整的通告
广大考生: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我省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和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报考点报名人数已达到最大容量。根据《广东省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须知》有关规定,经研究决定,自10月24日起,上述报考点不再接受考生报名。符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报考点报考条件的广州市考生,可选择广州航海学院报考点;符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报考点报考条件的佛山市考生,可选择佛山市招生办公室报考点。广东省教育考试院2023年10月23日
[广西] 广西2023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公告
根据教育部教育考试院通知安排,2023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以下简称面试)定于11月8日至11日报名,12月9日至10日考试。为做好我区面试工作,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请考生认真阅读和知晓。考试有关政策要求和报考常见问题请考生查阅《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100问》,此文公布在“广西招生考试院”网站(https://www.gxeea.cn,下同)“社会考试-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栏目和“广西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考生自助平台”(https://jz.gxeea.cn:8083,下同)。一、报考条件考生须同时符合基本条件和学历条件方可报名参加面试。(一)基本条件。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2.满足下列要求之一:(1)具有广西壮族自治区户籍。(2)持有有效期内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居住证。(3)在广西区内普通高等学校就读的在校生。(4)持有广西壮族自治区有效期内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或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5年有效期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的港澳台居民。3.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或者因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被撤销教师资格未满5年、被给予不得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处理且期限未满的,均不得报名参加考试。4.符合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体检标准。5.相关科目笔试合格成绩在有效期内。(二)学历条件。1.报考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非师范类毕业生应当具备大专毕业及其以上学历。2.报考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应当具备全日制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非师范类毕业生应当具备大专毕业及其以上学历。3.报考初级中学以及初级职业学校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考试,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4.报考高级中学以及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考试,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报考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职业高中学生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考试,应当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5.未具备上述学历条件的报考。(1)符合以下情形的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生,可按就读的学历层次报考相应类别的教师资格考试:在校三年级及以上本科学生、大专(含五年一贯制、“3+2”、三年制)毕业班学生、专升本本科阶段学生。除此以外的其他年级学生不得报考。(2)只具备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及其他专业毕业学历的人员,只能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考试,不得报考其他类别的教师资格考试。(3)非普通高等学校在读人员(如成人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家开放大学、网络教育、境外教育、中职教育等),尚未毕业及具备相应学历的不得报考。二、时间安排(一)注册时间:11月8日9:00起。(二)报名时间:11月8日9:00至11日17:00。(三)审核时间:11月8日9:00至12日17:00(审核未通过的考生重新提交报名信息和审核截止时间:11月12日17:00)。(四)交费时间:11月8日9:00至14日24:00。(五)《准考证》下载打印时间:12月4日至9日。(六)考试时间:12月9日至10日(个别考区可能要增加考试时间,考生的具体考试时间以《准考证》的时间为准)。(七)成绩公布时间:2024年1月10日起。三、报名须知面试报名流程见附件1。(一)注册。考生报名前须先注册(在我区参加2023年下半年笔试取得合格成绩的考生除外)。考生通过电脑浏览器输入网址http://ntce.neea.edu.cn登录“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站“报名系统→广西”(以下简称报名系统),输入本人手机号码,获取短信验证码进行注册,每个手机号码只能注册1次。如有报名操作及短信验证码相关问题可拨打客服电话010-82345677寻求帮助解决。考生在报名系统填写的手机号码和电子邮箱,用途为找回密码和接收重要信息等,在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期间,请慎重更换。(二)报名。1.报名时间。所有考生须于11月8日9:00至11日17:00期间报名,逾期不安排补报名。2.信息填写要求。考生应对本人报名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负责。如本人或让他人、培训机构、学校团体等代为报名填写的信息有误、不符合报考条件,导致不能参加考试或认定教师资格等后果的,责任由考生承担,已交的报考费不予退还。3.信息变更处理。考生报名时,应按当前有效身份证的姓名和号码报考。考生如在取得笔试合格成绩后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变更了姓名、身份证号码,须要先申请笔试成绩信息变更后再报考。申请办法为:将本人居民身份证、户口簿本人页、笔试成绩查询页面截图、申请书(写明申请更正事项、联系方式及手写签名)等材料的扫描件上传至“广西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考生自助平台”-“笔试合格后信息变更申请”。考生的申请材料由自治区招生考试院审核后报送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办理。考生须在11月6日17:00前报送更正申请材料,否则可能因来不及办理而无法报名当次面试。考生如在取得笔试合格成绩后变更了姓名、身份证号码而不申请笔试成绩信息变更,以变更前的信息、身份证报名和参加考试,面试合格后再申请信息变更的,一律不予受理。(三)考区设置。面试在全区14个设区市设置考区。考区即考试所在地,符合在广西报考的考生,可选择任意考区报考。但小学特殊教育、日语(初级中学)、俄语(初级中学)、特殊教育(初级中学)、日语(高级中学)、俄语(高级中学)、特殊教育(高级中学)等科目只在南宁考区开考,报考以上科目的考生,只能选择南宁考区,如果选择其他考区,将无法参加考试。具体面试科目和代码见附件2。(四)报名信息审核。1.及时查看审核结果。报名信息的审核结果不进行短信或电话告知,考生提交报名信息后,应自行登录报名系统查看审核结果。正常情况下,考生提交报名信息后48小时内会给出审核结果,超过48小时或审核截止时间后仍为“待审核”状态的,建议考生更换其他电脑查看审核结果,如仍为“待审核”状态,请考生联系考区主管单位咨询(附件3)。审核结果有2种呈现方式,分别为:“审核通过,待支付”或“审核不通过”。2.审核不通过的处理。审核不通过的考生须在审核截止时间前按要求填写正确的信息,并重新选择考区、报考类别、考试科目,再次成功提交报名信息,恢复“待审核”状态。未按时间要求提交正确报名信息的视为放弃报名,不安排补报名。常见审核不通过的原因及解决办法请查阅《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100问》。(五)交费。审核通过即可在报名系统中支付考试费。考试费只能网上支付,不安排现场交费。审核通过但逾期不交费的考生视作自动放弃报名,不安排补交费。交费完成即报名成功,不能再修改考区和考试科目信息。除政府行为或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外,概不退费,请考生慎重报考。考试收费按《广西壮族自治区物价局 财政厅关于改革职业资格考试收费标准管理方式的通知》(桂价费〔2016〕79号)及“广西招生考试院”网站公示的标准执行,即初级中学、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收费标准为300元/人次,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考试收费标准为350元/人次。四、考试事项(一)下载打印《准考证》。报名系统将于12月4日至9日开放《准考证》下载打印。请考生尽早打印《准考证》,认真检查《准考证》个人信息,按照《准考证》上规定的时间、地点及要求参加考试。《准考证》是考生参加考试的重要凭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任何内容。(二)考试要求。考生要提前了解自治区招生考试院和本人所在考区发布的考试要求,认真阅读和知悉考场规则(附件4)、《准考证》上的考生须知,参加考试时严格遵守考场纪律,服从监考员管理,进入考场时接受身份验证和随身物品检查。考生参加考试的有效身份证件为本人有效期内的居民身份证(或临时身份证、公安部门出具的带有照片的临时身份证明、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5年有效期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过期证件或其他形式的证件和身份证明都不能作为参加考试的有效证件。考生考前应注意检查有效身份证,如遗失或不在有效期内的应及时补办。临时身份证明须是公安部门出具,并且要包含有:姓名、身份证号码、照片、公安部门公章,考试时间在有效期限内。考生可通过微信小程序“桂E+”查看附近的广西警e邮设备站点,前往自助机办理;也可到公安机关办理。具体样式见附件5。(三)考核内容。考生可登录“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站的“资料下载”查阅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和面试大纲,登录“广西招生考试院” 网站 “考试命题-其他考试命题”(或者直接使用链接http://www.gxeea.cn/ksmt/qtksmt.htm)查看广西自命题科目试题示例。(四)考核方式。面试采用结构化、情景模拟等方法,通过备课(或活动设计)、试讲(或演示)、答辩(或陈述)等环节进行。考生须按以下规定程序参加面试:1.候考。考生持面试《准考证》、有效居民身份证,按时到达考点,进入候考室候考。2.抽题。按考点安排,登录计算机的面试测评系统,从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幼儿园类别考生从抽取的2道试题中任选1道,其余类别只抽取1道试题),经考生确认后,由计算机打印试题清单。3.备课。考生持试题清单进入备课室,撰写教案(或活动演示方案),时间20分钟。4.回答规定问题。考生由工作人员引导进入指定面试室。考官从题库中随机抽取2个规定问题,要求考生回答,时间5分钟。5.试讲/演示。考生按照准备的教案(或活动演示方案)进行试讲(或演示),时间10分钟。试讲须按照“讲课”形式进行,“说课”形式不予给分。6.答辩。考官围绕考生试讲(或演示)等相关内容进行提问(广西自命题科目面试,由考官根据试题清单上提供的问题提问),考生答辩,时间5分钟。(五)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考试面试方式。除了抽题和备课环节,其他规定程序与以上考核方式相同。各考区在抽题和备课环节的要求如下:钦州考区:考生须预先准备2个不同的试讲内容,由考官现场选择其中1个进行试讲。考生面试前须向考官提供试讲教材相关章节及教案的复印件1式5份。来宾考区:考生须预先准备3个不同的试讲内容,由考官现场选择其中1个进行试讲。考生面试前须向考官提供试讲教材相关章节及教案的复印件1式3份。崇左考区:考生自备1本试讲教材,按抽题员现场指定教材中的某部分章节为面试内容进行备课、试讲,无需提供教材复印件。建议选用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或修订版教材。不自带教材的考生,视为放弃考试。除钦州、来宾和崇左外的其他考区:考生须自行确定试讲内容,预先备课,做好教案,考试时直接试讲。考生面试前须向考官提供试讲教材相关章节及教案的复印件1式3份。五、成绩查询和复核2024年1月10日起,考生可登录“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站查询面试成绩。考生如对本人的面试成绩有异议,可自成绩公布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登录“广西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考生自助平台”申请成绩复核,逾期不再受理。考生提交复核申请15日后可登录“广西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考生自助平台”查看复核结果。成绩复核只核查面试各项分数是否统计错误,不提供具体评分细则,不重评。六、其他事项(一)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合格者,由教育部教育考试院颁发“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是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必备条件,有效期为3年。(二)考生如需了解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条件等信息,可登录“中国教师资格网”网站(http://www.jszg.edu.cn)查阅广西教师资格认定的相关通知,或咨询当地教育行政机构。(三)有关此次考试的信息将在“广西招生考试院”网站、“柳园清风”微信公众号上发布,请考生密切关注。其他未尽事宜,可联系各考区主管单位咨询。 附件:1.报名流程2.面试科目和代码3.各考区主管单位联系方式4.考场规则5.临时身份证明样式 广西壮族自治区招生考试院2023年10月23日 附件1报名流程 附件2面试科目和代码序号科目名称科目代码备注(一)幼儿园1幼儿园141(二)小学1 小学语文2412 小学英语2423 小学道德与法治2434 小学数学2445 小学科学2456 小学音乐2467 小学体育2478 小学美术2489 小学信息技术249广西自命题科目10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50广西自命题科目11 小学全科251广西自命题科目12 小学特殊教育252广西自命题科目(仅南宁考区开考)(三)初中1 语文(初级中学)3432 数学(初级中学)3443 英语(初级中学)3454 日语(初级中学)345A广西自命题科目(仅南宁考区开考)5 俄语(初级中学)345B广西自命题科目(仅南宁考区开考)6 物理(初级中学)3467 化学(初级中学)3478 生物(初级中学)3489 道德与法治(初级中学)34910 历史(初级中学)35011 地理(初级中学)35112 音乐(初级中学)35213 体育与健康(初级中学)35314 美术(初级中学)35415 信息技术(初级中学)35516 历史与社会(初级中学)35617 科学(初级中学)35718 心理健康教育(初级中学)359广西自命题科目19 特殊教育(初级中学)360广西自命题科目(仅南宁考区开考)(四)高中1 语文(高级中学)4432 数学(高级中学)4443 英语(高级中学)4454 日语(高级中学)445A广西自命题科目(仅南宁考区开考)5 俄语(高级中学)445B广西自命题科目(仅南宁考区开考)6 物理(高级中学)4467 化学(高级中学)4478 生物(高级中学)4489 思想政治(高级中学)44910 历史(高级中学)45011 地理(高级中学)45112 音乐(高级中学)45213 体育与健康(高级中学)45314 美术(高级中学)45415 信息技术(高级中学)45516 通用技术(高级中学)45817 心理健康教育(高级中学)459广西自命题科目18 特殊教育(高级中学)460广西自命题科目(仅南宁考区开考)附件3各考区主管单位联系方式考区主管单位详细地址咨询电话南宁南宁市教师培训中心南宁市民乐路4-1号0771-28143100771-2801203柳州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柳州市社湾路30号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D区行健楼2楼0772-3156275桂林桂林市招生考试院桂林市解放东路6号0773-2881993梧州梧州市招生考试院梧州市新兴二路5-4号0774-3825068北海北海市教育局人事科北海市广东南路北海市教育局504室0779-3200219防城港防城港市招生考试中心防城港市行政中心区万山路500号市教育局10楼0770-2883842钦州钦州市招生考试院钦州市钦南区新兴街26号0777-2839151贵港贵港市招生考试院贵港市金港大道1066号教育局大院内0775-4573863玉林玉林市招生考试院玉林市香莞路11号三楼0775-2685211百色百色市招生考试院百色市右江区城北二路33-2号0776-2853268贺州贺州市教育局贺州市贺州大道50号贺州市教育局0774-51395190774-5139579河池河池市招生考试院河池市金城江区教育路105号河池高级中学科教楼5楼0778-2185005来宾来宾市招生考试院来宾市兴宾区华侨大道505号0772-4225317崇左崇左市教育局人教科崇左市江州区金鸡路17号0771-7832581附件4 考场规则 一、考生参加面试必须持有《准考证》、有效居民身份证(或临时身份证、公安部门出具的带有照片的临时身份证明、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5年有效期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两证缺一不可。二、考生须按照《准考证》上标明的时间到达考点候考室。如考生未按时到达,因此耽误的备课时间不予补足,超过规定的“进入候考室时间”15分钟后到达的考生,不得参加面试,面试成绩按照缺考处理。三、考生可携带必要的文具(铅笔、蓝色或黑色钢笔、签字笔等)进入候考室,严禁携带书籍、资料(参加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考试面试的考生可携带试讲的教材和教案)、具有无线接收和发送功能的设备(如手机、电子手环、蓝牙耳机等)、手表(包含机械表、电子表)、电子存储设备等非考试物品进入候考室和考场。考生入场时,应遵守考点的安排,将非考试物品放置在指定位置,主动接受监考员进行的身份验证和随身物品检查。四、考生自进入候考室起,要遵守秩序,保持安静,听从考点工作人员的指令和安排,进入指定区域做好相关准备。五、考生备课时,须将本人《准考证》和有效居民身份证放在课桌的指定位置,以便核验。备课时间为20分钟。六、考生须在考点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进入面试室。面试时,试讲须按照讲课形式进行,说课形式不予给分。七、面试结束后,考生须将抽取的面试试题及备课纸、草稿纸交给考官,在得到考官许可后方可离开面试考场,不得向考官询问成绩和结果,不得在考场附近大声喧哗。八、考生如不遵守考场规则,不服从考试工作人员管理,有违规行为的,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进行认定和处理。如考试违规行为被认定为作弊的,将被处以所报名参加考试的各科成绩无效,同时视情节轻重,给予暂停参加该项考试1至3年的处罚。如在考试过程中有组织作弊、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等涉嫌违法犯罪行为的,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的规定,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附件5临时身份证明样式
[广东] 我省成人高考22日顺利结束
10月22日下午,我省为期两天的成人高考顺利结束。今年全省成人高考考生44.4万,共设考点394个、考场1.5万个,考务工作人员约3.9万人,实考40.8万人,参考率约92%。整个考试安全顺利、秩序井然,考风考纪良好,未发生试卷失、泄密和大面积违纪舞弊事件,顺利实现了“平安考试”的目标。一、加强组织领导和协同配合。各地招委积极牵头组织成人高考各项工作,协调保密、工信、公安、卫健等部门强化考前检查,强化考风考纪建设,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妥善处理各种突发问题。二、严密考务组织确保考试安全。加强试卷安全保密管理,严守考试安全保密生命线。构建较完善的防御体系,实行考务统一管理、规范操作。所有考场都采取统一配置人脸识别设备和使用金属探测仪等措施加强入场检查,严防替考作弊。加强全程网上巡查,并派出6个巡视组实地巡视。三、完善服务保障实现暖心考试。细化服务措施,通过官网、官微及时发布温馨提醒,为36名考生提供了盲文卷,为25名考生提供了大字号卷,营造了和谐组考的良好氛围。评卷工作即将进行,预计11月底公布成绩。
[江苏] 2024年江苏职教高考报名时间表
2024年江苏高职职教高考网上报名时间为11月1日-4日,可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中职职教高考网上报名系统(<www.jseea.cn>或gk.jseea.cn)提交个人信息。 一、报名对象 报名对象为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中职校)的应、往届毕业生,中职校主要包括普通中专、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成人中专、技工学校等。 (一)符合下列条件的中职校学生,可以申请报名: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省内中职校毕业,或具有我省户籍、省外中职校毕业; 3.已报名参加我省中职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中职学考); 4.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 (二)申请转段升学报名的中职校学生,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第1、3、4各项的要求; 2.省教育厅公布的2021年现代职教体系贯通培养项目中的中高职“3+3”分段培养应届毕业生或中职与本科“3+4”分段培养应届毕业生,或省教育厅公布的2020年现代职教体系贯通培养项目中的中高职“4+2”(卫生类项目)分段培养应届毕业生。 (三)下列人员不得报名: 1.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在校生,或已被普通高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 2.中职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 3.中职校一年制毕业生; 4.因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被给予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处理且在停考期内的人员; 5.因触犯刑法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其中,未成年人按相关法律规定执行。 二、报名时间与地点 (1)报名及现场确认时间:2023年11月1日至4日为考生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阶段。现场确认截止时间为11月4日17时,逾期不再补报名与补确认。 (2)报名及现场确认地点。省内中职校应届毕业生在所在学校,也可在学籍或户籍所在设区市、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名点报名及现场确认。具有我省户籍的往届毕业生和省外中职校的应届毕业生,在户籍所在设区市、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名点报名及现场确认。具有外省户籍的我省中职校毕业的往届生,在毕业学校所在设区市、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名点报名及现场确认。 (3)网上报名 考生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凭考籍号、身份证号登录中职职教高考网上报名系统(<www.jseea.cn>或gk.jseea.cn),首次登录系统后须重新设置自己的密码。如密码遗失,考生凭身份证和本人申请到报名点申请密码重置。 (4)网上支付 考生通过网报系统,按照核定金额支付报名考试费。其中,报名费为20元/生,文化统考的考试费为26元/门。网上支付成功后,考生方可到规定的报名点签字确认报名信息。 艺术科目组专业技能考试费为每生每科60元,其他专业技能考试费为每生每门40元,具体缴纳方式按照有关专业联合考试指导委员会要求执行。
共 6525 条/327页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地区搜索
全部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